淄博市加快打造“工赋城市”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淄博市加快打造“工赋城市”问题研究

于菲菲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 25503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互联网﹢”战略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我国政策规划推动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概念普及走向行业深耕。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计划,开展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构建全市一体、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打造‘工赋城市’”。本文立足淄博市优势基础,找准打造“工赋城市”的难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抢抓工业互联网的“窗口机遇期”,打造“工赋淄博”城市新名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淄博市;工赋城市;加快打造

作者简介:

于菲菲(1982-),女,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及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工业互联网发展窗口期较短,稍纵即逝。谁起步快、下手准、力度大,谁就有可能掌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因此,建好用好工业互联网、打造“工赋淄博”城市新名片是落实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开展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淄博市加快打造“工赋城市”的新优势

近年来,淄博市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深入实施数字赋能,在顶层设计、基础支撑、示范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为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一)加强顶层设计,发展生态不断优化

先后出台《淄博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淄博市关于加快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淄博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见下表),引导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重点产业借助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逐步形成“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表 淄博市近年来出台的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部分政策举措

1

《淄博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

2

《淄博市关于加快5G网络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3

《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4

《淄博市5G通信基站专项规划(2020—2025年)》

5

《关于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

6

《淄博市支持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配套实施细则》

7

《淄博市新经济企业入库管理办法》

8

《淄博市高水平技术改造市级财政支持政策》

数据来源:淄博市人民政府网站整理

(二)夯实数字底座,网络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编制《淄博市5G通信基站专项规划(2020—2025年)》,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改造升级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打造满足产业互联、政企互联等公共需求的次干网、城市网和园区网。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5947个,城区及乡镇驻地、重点村实现5G网络覆盖。积极探索5G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加快培育“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示范园区,汇丰石化建成全省首个智慧炼厂,信通电子开通全省首例移动5G专网,新华医疗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消毒供应中心。

(三)强化平台建设,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引入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忽米网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加速布局落地,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智能云科、蓝星智云、博依特等落地赋能,海尔卡奥斯在我市成立的海智造公司已签约合作项目54个,累计为全市1700余家企业提供了培训咨询、诊断服务。培育行业级、企业级平台,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有9个平台入选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功力机器建设完成电机行业二级解析节点,成为山东省第4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目前,节点已接入企业160余家,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46万。

(四)推动智能制造,应用成效不断显现

全市累计建设智能工厂45个、数字化车间427个,上云企业超过1万家,31个企业和项目入选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莱茵科斯特中德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现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的企业在激发数智、增强韧性、创造价值方面成效显著,德佑电气智慧能源服务云平台降低运营成本30%,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倍。纽氏达特工业机器人智能云平台降低运维成本30%,大桓九宝恩中控平台提升成产销率10%,鲁中耐火材料窑炉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人工成本下降25%、能耗降低15%。

二、淄博市加快打造“工赋城市”的新挑战

从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工具,可以对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复用,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从控制管理系统到生产设备都会更加复杂,更加具备技术性特点和通用性的特点,而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在近些年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在平台应用、产业适应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挑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步伐。主要体现在:

(一)企业的应用动机不足,存在“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

从走访座谈以及问卷调研来看,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的认知度已经很高了。调查问卷显示,74.19%的受访企业了解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这也说明,工业互联网对于淄博市的企业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名词了。虽然认知度较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在企业需求、龙头引领、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与不足。一方面,许多企业家意识不到工业互联网的巨大价值,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还停留在买自动化设备、上工业软件的层面,在打通和利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全流程数据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不清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路径,也不主动去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工业互联网项目投入较大,在当前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企业普遍担忧短期难以收到回报,因此存在犹豫和观望的态度。另一方面,相当部分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底子”较薄弱。淄博市工业门类齐全,但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相差较大。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停留在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尚未实现设备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联网互通,依然存在大量信息化孤岛和自动化孤岛问题。

(二)平台的建设应用上,缺少有较大的带动辐射力的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是淄博市缺少如海尔卡奥斯、浪潮云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多数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适用具体场景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产品库尚不足,高质量工业APP缺乏。二是部分平台与产业融合度不够密切,无法为本土特色产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淄博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城市具有其先天的特殊性,产业地域特色明显,整体工业环节分布呈现离散性、碎片化。但目前与淄博市相关企业合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多数均没有在淄博市本地设立运营维护公司,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本地的运行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在促进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工艺改良、技术升级、整合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大,更多地还是偏重于大企业、龙头企业,依托其本身的高自动化、传输化、智能化进行合作、应用。这也使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与实际企业需求及产业链契合度不高,导致无法形成一个与地区整体行业发展相契合具有一定通用性的产业平台,限制了大量中小企业对平台的应用。三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上较为单一,过于注重生产端,运营端整体应用缺失。对于目前的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在淄博企业已经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几乎均将生产端的管控和应用放在重要位置,将数据可视化和设备运行诊断作为重中之重,这固然与目前整个淄博市的产业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是大多数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却忽略了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是作为优化、联通生产要素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存在。

(三)人才严重短缺且人员稳定性差

据《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2020)》显示,与传统业态相比,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复合型、多维度、多层次人才。既需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专业型人才,还需要复合型的跨界人才。但目前这种跨界人才非常稀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战略的加速推进,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显加大,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制约了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调研发现,61.29%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受访企业企业信息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主要岗位人员的整体教育水平基本是本科及以下。在问及影响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时,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原因的分别是企业薪酬待遇与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人才不稳定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三、淄博市加快打造“工赋城市”的新路径

(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获取长久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会极大地改变企业的竞争战略。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谁在探索中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入和应用模式,谁就有可能早一步树立起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加力推动认知迭代,强化企业家互联网思维,提高其数字领导力。另一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国内各省对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即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进行推进。因此,要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理念,把强化龙头作为引领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关键措施。

(二)加强平台培育和招引力度,增强全行业全链条资源整合力度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服务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起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综合服务体系,是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是推动工业互联网由底层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的关键基础。一是支持本土平台做大做强。二是强化运营端建设。三是构建APP创新生态圈。四是提升本地化应用化水平。

(三)抓好人才引育,强化智力支撑

一是加强人才招引。打造“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等引才活动的“金名片”,绘制“人才招引路线图”,落实“人才金政 37 条”等人才政策,聚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二是加强企业家培训。开展企业家名校培训活动,拓宽企业家数字化视野,加强企业家队伍数字化素质和能力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京南,冯  帆.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探讨,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J],2021.03.

[2] 高新民.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难点及发展思路建议[J]. 卫星与网络,2021.10.

[3] 蔡呈伟,戚聿东.工业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赋能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1.12.

(作者简介:于菲菲,女,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