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施

李季

320122199001312014 南京  210000

摘要GPS技术在目前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且会在油田测量、煤气管道测量等诸多行业得到综合性的应用,此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稳定性更高,并且能够拥有更加高效的性能效果,在技术使用过程中也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文章对于 GPS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且对实际的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使GPS测量技术能够获得创新性的发展。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量;实施

引言

GPS科学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新时代背景下,最富有时代性的科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适用范围相当广阔,实际作业的可行性也相对较强,而且可以对高精度所要求的各种检测项目进行适应。本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对GPS测量技术的运用做出详尽的解析,其内容包括以下:

一、对GPS定位的原理进行分析

GPS在技术使用活动中,是通过位置检测技术,通过接受GPS信息的工具和实际地发出该信息的卫星系统,对卫星和接收机间的具体位置数据加以判断,而后对卫星所产生的一直被反射的信息的整体位置加以统计。从而,对测量点具有的精确位置数值加以显示。GPS在测量与定位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中,从其最基本信息上来说,是使用空间位置距离交汇测量与指定目标位置的最实际方式。具体来说,当计算载波频率之后,可能会选择四颗卫星,也有机会选择更多数量的卫星,结合相关的公式进行详细地计算,对了测量点的坐标数据进行准确地获取。在GPS测量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其方式也有着更加多元化的特征。在测量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应用何种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进行判断。

二、对GPS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

2.1测量定位速度相对较快

在对GPS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信号会由测量卫星予以发出,会被装有接收器信号的装置所接收,通过相应的信号数据以转换计算的方式,对实际的坐标数据予以获取,依照卫星传输信号的实际特点可以得知,其实际速度能够与光速相同。由此,接收即信号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其速度相对较快,进一步缩短转换为坐标数据的实际时间。此外,在实际GPS技术应用过程中,只要确保其实际接受GPS交流中的数量保持足够,则工程便可实现全覆盖,能够切实地对测量工作予以落实,使实际工程实施的效率得以提升,并且能够确保整体测量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更具可靠性。由此,就当前的工程质量而言,此类新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部分工程中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应用手段。

2.2进行全天候的测量数据获取

对于部分相对较大的工程而言,其前期需要测量,并且准备的数据相对较多。技术人员在开展具体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举例说明,在应用测量工具开展实际测量过程中,如果出现恶劣天气,不仅会导致实际设备遭受严重损坏,并且也会使得实际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GPS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各类外界环境对于实际测量工作的影响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全天24小时能够不间断地开展实际的测量作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加随时地对测量数据进行调整。由此,能够使得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提供有效的支撑。对于实际工程进度加速,使工程作业成本降低而言,能够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2.3经过观测更为便捷

如何使观测数据便捷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是GPS工程测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同时,在以通信卫星获取各类目标区域信息的过程中,除了工程建设需要的各类数据外,同样会存在各类与工程部相关的数据信息。相应的应用信息,需要由计算机软件进行有效的筛选及整理。由此,将各类信息予以过滤,使实际系统数据处理的压力得以降低。由此,能够使实际的测量结果更为精准。通过大量的测量结果比较可以发现,应用计算机开展实际的数据整理,能够进一步的规避人工数据整理中存在的过滤误差,使实际测量结果的应用价值得以大幅度提升。由相关软件所测量的结果其观测更为便捷,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反映。

三、对工程测量中GPS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3.1对GPS定位技术进行分析

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是物理以及高等几何学有效结合的结果,在实际构建过程中是整体测量技术的创新,同时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实际的地基接收器的计算以及各类数据信息系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其中,静态定位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用于安装在诸多机械上的地面接收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使用较为容易,具体能够进行连续40分钟的观测。在动态相对定位方法对于实际载体开展相对观测的背景下,需要选择地面站对于不同时间背景之下产生的各类动态信息,开展连续的实时观测。由此,确保观测点的数据更加具备准确性,形成相应新的散射区,通过此类方式能够在差异性的时间点,对各类动态信息开展连续且具有实质性的监督。对于三维定位而言,一个GPS计数器需要拥有至少4颗的卫星,与其关联需要进行厘米级的实时定位,则需要至少有5颗卫星与其进行同时通信。

3.2对控制测量进行分析

就一般而言,在调查工作开始之前需要进一步明确需要进行静态调查或者进行动态调查。两种方法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势,在不同情况之下,需要对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使用,对于大型建筑以及隧道桥梁等诸多建设工程而言,需要应用静态测量的方式,而对于要求相对较低的公共道路,则可对动态测量与应用,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保证控制网络,其实际的精准度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GPS勘测过程中,会获取更多的数据,需要确保其精度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需要使测量工作更加高效快捷。

3.3对大规模词汇进行分析

在诸多情况下,需要在施工前对地形图进行绘制,如果地形图其比例尺无法得到确定,依照具体情况,会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地形测绘。如果以传统的测绘方式,则方法相对较慢,使用的时间较长,拥有较大的工作量。其结果准确性较低,使得实际技术测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对GPS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在不同阶段对数据进行获取,沿线移动1-5毫米,并不会消耗时间,能够获得更加正确的参数。最后,结合所获得的数据能够对更加正确地进行地形图绘制,由此能够完成实际的大型测绘工作。

3.3土地动态监测分析

在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跟踪土地动态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审查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为后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一个参考点。土地动态监测可以利用GPS测量技术提供更详细的数据。例如,就公共交通而言,在制定最明智、最合理的交通规划之前,必须彻底了解沿线居民的需求和农业用地的实际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GPS测量技术来收集规划区内所有土地资源的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三维地图模型。然后,测量人员可以使用三维地图和收集到的测量数据,将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可视化。这将为发展和交通规划单位提供详细的基线信息,从而使交通规划的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尽可能少占用耕地。

四、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工程的数量不断地不断地增加,工程范围在进一步地扩大,各类技术角度较为复杂的项目不断产生。诸如大型桥梁以及各类隧道均需要在实际施工之前对测量工作予以有效地开展。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精度较高,其简便度较高。在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其适用性较强。由此,在当前工程测量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相应的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地对GPS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探索,对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从诸多角度确保GPS技术能够与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提升工程测量的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祥伟.GPS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运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1(9):184-185.

[2] 林锐雄.试述路桥测量中的GPS测量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2766-2766.

[3]王维.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运用路径分析[J].居舍,2020(20):77-78.

[4]李正威,李昆.GPS高程测量在水利测量工程中的运用[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72-75.

[5]汤琦.测量新技术在国土测量工程中的运用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