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探讨

李桂林

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  内蒙古,锡林郭勒026000

摘要:工匠精神的育人价值非常高,在现代技能型大学生培育过程中,中职院校应当意识到育人工作理念升级的必要性。在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合理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引导,使得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契合,建构全新的中职院校思想精神培育体系,挖掘出二者教育融合的现实价值,提高院校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在中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为促使思政育人效果得到质的提升,应当坚持思政教育创新时,尝试将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出两者结合的育人潜在价值。基于此,就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现实意义和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析

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工匠精神的本质是执着专注,即通过钻研各类工艺作品实现创作者的人生价值,如创作者的敬业精神、专注精神、精益精神等;其二,创作者需要对工匠制造工作始终保持热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与义务;其三,在工件加工制造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突破,使得工件产品的制造加工质量不断提升;其四,追求卓越,创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应当全神贯注,展现出自己最佳的工作状态与能力。

二、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变为制造强国

在工业4.0的战略部署下,为不断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应当培育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操作能手,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涌现出一大批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小到一枚螺丝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飞机、高铁等大国重器的锻造,都展现出工匠们专注、严谨、执着的匠心。正是这样一代一代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我国才从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在中职院校制造类人才培育时,应当尝试将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融合,使得工匠精神有效渗透到制造专业教学课程当中,引领学生的工匠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力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实力,推动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

(二)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鉴于中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的特殊性,工匠精神始终都是院校育人的重要理念。新时代“工匠精神”被赋予了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新内涵。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创新钻研,完成了一项项工艺革新和一系列技术攻坚,他们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在培养大国工匠的过程中,应当突出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使得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发挥出最大功效,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促使学生对工匠精神形成深刻的认知,唤醒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向往与追求。新时代中职院校育人工作开展时,基于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中职院校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三、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融合的现实路径

(一)打造特色课堂

中职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育时,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院校育人办学工作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通过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可打破以往专业课程理论灌输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打造特色教育课堂,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意识。

在打造特色课堂时,教师可引进关于工匠精神的真实故事,促使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直观真切的感受;其次,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对大国工匠案例进行剖析,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认知,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有效培育。在交互式的思政教育课堂环境下,可保证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有效引领。

(二)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中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时,为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在思政教育改革时,应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增强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实践性。为此,在工匠精神培养时,为保证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育人效果,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进行联系,挖掘出生活中的教育素材,为学生理解工匠精神提供抓手。

如教师可基于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事物与产品体现出了工匠精神,并思考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在后续育人工作开展时,教师可基于学生收集的素材与生活事例进行延伸,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保证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导引学生的学业方向与职业规划目标。

(三) 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为保证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契合,应当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实现对中职学生的熏陶与启迪,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深度,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政治修养。在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时,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学生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就业招生环境、教师师德师风等。为实现预期的人才培育目标,在中职院校进行人才培育时,应当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保证新时代人才培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笔者认为,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时,应当深入地解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厘清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而对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目标进行准确界定,为后续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例如,部分中职院校进行教育环境与氛围营造时,定期举办丰富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或主动邀请行业中的创业者、工匠大师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实践路径,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促使学生对工匠精神形成深入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笔者以中职院校育人工作为例,简单阐述了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融合路径,旨在阐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新时期,在高素质人才培育过程中,应当突出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职业精神的培养、文化修养的培育、政治意识形态的引领,确保中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持续提升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田,史小平,朱海.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41—44.

[2]田阗.论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