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配合与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配合与护理分析

周芳竹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目的:探究绝经期后女性宫腔镜下艰难取环术的配合情况和护士效果。方法:选择了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宫腔镜下艰难取环术治愈的病人作为对象,并分成二组,对观察组病人进行日常护理,对观察组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都明显地优于对照组,而护士满意评分也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结论:绝经后的女性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技术配合科学合理围术期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宫腔镜;困难取环术;护理

引言

近些年,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宫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盲视下取环困难的困境得到了改善。但宫腔内技术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相当高,同时在术进程当中往往还要求其他医务人员的协助。由此,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护理配合显得有尤为重要。本课题将对绝经期后的女性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进程中护理的配合情况加以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例数50,平均年龄(51.21±5.26)岁,平均绝经时间为(5.65±2.31)年。对照组患者例数50,平均年龄(50.05±6.12)岁,平均绝经时间为(5.64±2.30)年,2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检测宫腔内深度和子宫内部位置,并进行宫颈旁阻滞麻醉,宫颈管扩大至七点五号。开启膨宫仪,先放入宫腔镜,以了解宫腔内情况、节育器嵌顿部位,看有无残留或折断节育器的情况。如未见节育环,则可在宫腔内以刮勺反复搔刮,使之逐渐显露。如节育器形状整齐,可采用钩取法拔出,如嵌顿则尽量将节育器牵掣于子宫外口,先将其剪断后,用弯止血钳夹紧后再缓慢地拽出;如节育器有残留或断裂,可先于镜下寻找游离端,用力、均匀、慢慢地向外牵掣,将节育器碎片全部取出后,再用宫腔镜观测有没有活动性出血或残留余物,如存在活动性崩漏者,应采用电凝止血法,并使用缩宫素使子宫收缩止血。如发现节育器嵌顿子宫肌壁或异位穿出宫腔者,应使用腹腔镜、宫腔镜或联合取出器。

1.2.2护理配合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还给出了手术配合和护理:

①术前配合。

前一天护士在病区巡查,掌握病人的一般状况、是否已经按医嘱口服米尼尔雌醇,在手术前讲解宫腔镜下取环手术的操作过程,让其对手术更有认识,以便于配合手术室护士连接好监测仪。注意监护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是否正常,并按照手术要求提供手术用具和仪器,所有器械均须按规格严格消毒或灭菌。经消毒后的仪器、2%戊二醛溶液浸泡后的宫腔镜和附件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以免残留药液伤及宫腔组织。正确接好各仪表的引线,再接上电源,并调整冷光源亮度,最后调整焦距,使图象清晰可见。

②术中配合。

术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扩宫术后,护理工作人员应迅速、正确地将宫腔镜递给术后工作人员,随后将膨宫液调节装置开启并连续地进行灌注,由手术医师将宫腔镜带液输送至宫腔。手术中,护理工作人员脚踩膨宫加压装置开关,使气压保持在15~18kPa,以帮助调整宫腔镜位置,确保视线清晰。由于术中,扩宫、牵拉节育环等操作将导致病人迷走性神经兴奋,从而产生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和人流反应综合征的情况,应立即给予吸氧,并注射阿托品。密切观测膨宫液的宫腔情况和流量,确保灌注与排出通畅。

③术后指导。

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出院后注意会阴清洁卫生,术后若出血较多或持续超过1周,要及时到院就诊,术后禁性生活2周。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利用统计学P值衡量和评估本次实验探究的结果数据以及论证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学术含金量。P<0.05表明实验验证出了一定值得信赖的研究结论,可后期进行进一步探究,以确定更具参考性的科学实验结论,进而指导临床。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出血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0

7.22±0.82

11.62±0.42

5.94±0.25

72.15±0.66

观察组

50

5.02±0.71

8.02±1.22

3.07±0.32

95.34±0.78

t

17.269

10.342

12.131

12.486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安放宫内节育器是一项安全可靠、有效、简单、可逆的节育控制措施,但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机能的降低,子宫体因雌性激素浓度降低而萎缩,使得节育器很容易嵌顿,再加上周围绝经期子宫弹力减弱、宫口张紧,从而为取器手术增加了难度。以往取器手术都是在盲视下完成,因此往往发生取环错误。而宫腔镜下取环术则是常规取环手术的一部分,有着直观、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势,而且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使节育器与宫腔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明确、直接的表现出来,可以避免由于盲目使用而破坏内膜,从而导致子宫的穿孔。但宫腔镜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对宫腔镜非常了解,并加以严密消毒,从而防止感染的发生。其次,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医疗技术人员应对病人主诉情况进行严密询问,对病人各种身体迹象的改变状况进行密切观测,与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密切配合,以此达到防治并发症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组病人的住院、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由此可知,绝经期女性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与科学合理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明.分析在老年妇女困难取环术中通过联合应用B超和宫腔镜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1):72+75.

[2]张学梅.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护理配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76-77.

[3]程雪艳.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配合与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6):241-242.

[4]李清,彭凌.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配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14-116.

[5]吕志华.宫腔镜下困难取环术的护理配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