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潘家乐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0

[摘要]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弱型RO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各组连续治疗4周,随访3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86.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1),外周血中CD3+、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TNF-α、IL-2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随访3月,治疗组ROU复发率为18.60%。结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ROU临床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含量,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达到促进黏膜溃疡愈合。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穴位埋线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一种好发于唇、颊、舌,病灶以“黄、红、凹、痛”为特点,多部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黏膜溃疡性损害性疾病[[[] Stoopler ET, Sollecito TP. Recurrent Oral Ulcers. JAMA. 2015;313(23):2373-2374.]]。我国人群中ROU患病率达20%左右,而3个月内复发率高达50%[[[] 张雪松.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107-108.]]。近年来,中医中药在ROU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 周雨慧,李晓宁,宋梦蝶,张丽,郭林慧,王涵,刘爱,毛宇湘.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20,35(06):1207-1211.]]。穴位埋线是一种以中医针灸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前期临床发现,脾胃虚弱,“阴火”上炎是ROU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脾胃虚弱型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丁阳,王长松.浅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04):592-594.]]。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ROU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医治的100例脾胃虚弱型RO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口腔黏膜病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ROU诊断标准[[[]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58.]]:①至少2次ROU发病史;②唇、颊、舌等口腔黏膜部位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数量不一且疼痛明显的浅表性溃疡。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 王永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1-949]]、《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69.]]执行:①主证为溃疡色淡凹陷,边缘红肿不明显,隐隐作痛,口淡不渴,食则腹胀;②次证为面色不荣,少气懒言,便稀溏;③舌脉:舌淡,苔薄白,脉常、缓或细弱略滑。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予以胸腺肽肠溶片(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片,国药准字H20073462)10mg/次,口服,2次/d。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颗粒剂)联合穴位埋线,方药组成:柴胡10g、升麻10g、羌活6g,黄芪15g、党参15g、苍术10g、炙甘草15g,黄连6g、黄芩12g、生石膏15g,早晚冲服。穴位埋线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两周一次。各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评估:痊愈:患者ROU全身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患者ROU明显缓解,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ROU有所缓解,全身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ROU无缓解,全身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总样本-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中医临床症状量化标准:包括4项主要症状(溃疡大小、数目、疼痛及充血情况),4项次要症状(腹胀、纳呆、少气懒言及便溏程度),根据发作程度分为4个等级(无、轻、中、重),依次积分(0、1、2、3分)。

1.4.3实验室指标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ml,3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比值;硫代巴比妥法检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含量。

1.4.4复发率评价:随访3月,统计分析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或F检验;分类变量用例数(频率/构成比)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经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后,ROU患者整体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总体有效率达到86%。结果见表2。

2.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侯积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后,中医主要证侯积分及次要证侯积分均明显得到缓解,并且,与对照组比较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3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数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此外,CD8+数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4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治疗前,各组患者MDA、SOD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果见表5。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5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2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果见表6。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6复发情况比较

在各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中复发率为78.95%,而治疗组复发率为18.60%。结果见表7。

3 讨论

中医学上虽无ROU的病名,但对其相关症状的记载却早有迹可循,《素问》云“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8]],故“口疮”、“口疡”等范畴可基本涵盖之。ROU所呈现的疮周红、肿,疮面热、痛,历代医家多将其归结于火邪上攻,如《医学集成》所言“口疮初起,多属实火”[[[] 李佩,肖相如. 肖相如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复发性口疮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 : 851-852.]]。然而,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部分ROU患者在给予清热降火解毒治疗后疼痛不减反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如大便溏稀等,诚如《寿世保元》所论“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 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356.]]。因此,脾胃虚弱可能是口疮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重要病因病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全方以“补中土、泻阴火、升阳气”为基本法则,治脾胃虚弱之本,泻阴火上炎之标,佐以升清举阳,组方缜密,功效了得。该方药物可大致分为3组,其一为黄芪、人参、苍术、甘草,主补中土,补脾健胃、益气除湿,固后天之根本;其二为黄连、黄芩、石膏,主泻阴火,味苦性寒,凉心清胃,伏上炎之虚火;其三为柴胡、升麻、羌活,主升清阳,疏肝利胆,引气上行,防脾阳之下陷。前期临床发现,该汤可明显改善ROU患者临床症状。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作为一种针灸改良手段,集刺激效应与化学效应于一身,愈发为大众所认可。现代研究表明,羊肠线相当于一种机体异种蛋白,在埋入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诱导淋巴组织致敏,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卓娅[[[] 卓娅.埋线疗法治疗复发性阿夫他溃疡30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35-36.]]等发现,埋线疗法可显著缓解ROU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目前,ROU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在ROU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陈杰,丁维俊.复发性口腔溃疡微生物及免疫学机制与中医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3):202-207.]]。研究表明在ROU形成早期,以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h1)数量增多主要特征,而在溃疡期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数量明显升高,提示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参与了ROU的病理过程,并且可能作为溃疡形成的指标之一[[[] Ruan HH, Li GY, Duan N, et al. Frequencies of abnormal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component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J Dent Sci. 2018;13(2):124-130.]]。ROU患者血清CD3+、CD4+、CD8+及其比值水平较正常偏低,表明ROU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受损有关。CD3+T细胞作为外周血总T细胞数量,可反映机体整体的免疫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ROU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表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而经中药、穴位埋线治疗后可明显提高CD3+T细胞数量,表明了该治疗具有提高免疫的治疗效果。此外,生理情况下,CD4+/CD8+比值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机体免疫稳态。本研究发现,ROU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说明其免疫失衡,可能与CD4+T数量降低而CD8+T数量增多有关。经中药、穴位埋线治疗后,可明显提高CD4+/CD8+比值,且CD8+T数量明显降低,表明该治疗方法可有效纠正T细胞介导的免疫紊乱状态。

TNF-α和IL-2均为炎性反应诱导的多生物活性细胞因子,参与调控机体免疫应答[[[] 陈志杰,吴斌,张余兵.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及血清TNF-α、IL-2水平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7,28(20):3340-3341.]]。本研究发现,ROU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ROU炎症的发生过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有效降低TNF-α、IL-2含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溃疡表面修复。此外,氧化应激反应可看作是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氧化作用亢进[[[] 张喜召,杜羽,范永升,等.从氧化应激理论探讨“口疮”发病机制与中医防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2):150-152.

基金项目: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19Y4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潘家乐,E-mail:446744507@qq.com

]]。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中药与穴位埋线组合可有效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纠正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ROU临床疗效较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Stoopler ET, Sollecito TP. Recurrent Oral Ulcers. JAMA. 2015;313(23):2373-2374.

[2] 张雪松.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107-108

[3] 周雨慧,李晓宁,宋梦蝶,张丽,郭林慧,王涵,刘爱,毛宇湘.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20,35(06):1207-1211.

[4] 丁阳,王长松.浅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04):592-594.

[5]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58.

[6] 王永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1-949

[7]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69.

[8] 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8

[9] 李佩,肖相如. 肖相如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复发性口疮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 : 851-852

[10] 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356.

[11] 卓娅.埋线疗法治疗复发性阿夫他溃疡30[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35-36.

[12] 陈杰,丁维俊.复发性口腔溃疡微生物及免疫学机制与中医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3):202-207.

[13] Ruan HH, Li GY, Duan N, et al. Frequencies of abnormal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component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 J Dent Sci. 2018;13(2):124-130.

[14] 陈志杰,吴斌,张余兵.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及血清TNF-α、IL-2水平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7,28(20):3340-3341.

[15] 张喜召,杜羽,范永升,.从氧化应激理论探讨“口疮”发病机制与中医防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2):150-152.

基金项目: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19Y43,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潘家乐,E-mail:4467445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