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内心血管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舒适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内心血管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任晓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内心血管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舒适模式。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舒适度评分,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适评分、负性情绪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具有高度的护理舒适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多见于老年人群,心血管内科ICU中多为病情较为危急的患者,身体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这类患者住院时间长,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预后,且病情很可能发生恶化,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还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故此在给予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常规ICU护理措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患者需求,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改善此类患者负性情绪,研究力求寻找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一种护理核心在于“舒适”的现代化护理模式,从患者身心两方面进行整体调节,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研究对ICU心血管患者行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ICU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1)纳入标准①在ICU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②无严重精神疾病;③年龄>18岁;④患者或家属同意试验。(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患其他严重性疾病;③不能配合完成试验者;④多器官衰竭者。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8~72岁,平均年龄为(47.87±10.57)岁;心力衰竭16例,心肌梗死18例,恶性心律失常16例;ICU治疗时间1-6d,平均(3.64±1.25)d。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39~77岁,平均年龄为(49.85±11.64)岁;心力衰竭18例,心肌梗死15例,恶性心律失常17例;ICU治疗时间1-6d,平均(3.27±1.27)d。两组一般资料相比(P>0.05),衡可比。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行常规ICU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指标检查,通过遵医嘱对患者采取用药护理,对其认知误区进行纠正,减轻患者疑虑,使患者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为重点,行舒适护理模式。(1)成立专项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ICU护理以及舒适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实时监督指导成员的护理工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2)心理舒适护理:做好心理舒适护理,ICU患者因病情与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心理较为敏感,加之生活不能自理,多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回应式倾听,灵活运用沟通技巧,结合患者文化程度通过一对一针对性地主动与患者交流,使患者了解配合护理的重要性,沟通时语气应始终温和,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选择合适的疏导方案满足其心理需求,为其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环境舒适护理:确保患者充足休息,减少室内噪音,给患者提供具有舒适、干净、安静的治疗与休养环境,询问患者意见调节房间温度、光度、湿度。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洁、消毒,维持室内通风与采光优良性,减少房间内细菌滋生,为患者提供大部分日常需求品,病房内每日定时熄灯,避免监护设备以及灯光等操作声音影响患者休息。(4)体位舒适护理:为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指导家属对患者四肢进行适当按摩,根据患者需求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的皮肤而引发压疮。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擦拭,保持身体干净卫生。(5)饮食舒适护理:告知患者科学的饮食能够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快速缓解疾病。督促患者控制饮食,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蔬菜,避免大便干燥,禁辛辣、刺激、烟酒,定期调整饮食方案。(6)疼痛舒适护理:注意监测患者生命指标的改变。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暗示,鼓励患者勇敢克服困难,避免对镇痛药物形成依赖。对于疼痛程度较大的患者给予适量镇痛药物,应力求最小剂量的药物发挥其最大镇痛效果,尽量避免镇痛药物的使用。(7)其他护理: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1.3观察指标

用舒适量表(GCQ)评估患者舒适度,总分112分,舒适度与得分成正比,得分越高越舒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负性情绪与得分成正比。护理效果判定: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在正常值范围内,判定为显效;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无变化,甚至有所增加,判定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8(56.00)

18(36.00)

4(8.00)

46(92.00)

对照组

50

15(30.00)

20(40.00)

15(30.00)

35(70.00)

χ2

7.862

P

0.005

3讨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身体受到严重损伤,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ICU环境特殊,再加上临床症状等因素影响,患者易产生失眠、焦虑、恐慌等严重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会降低治疗积极性低,影响疗效,导致其病情加重。在护理ICU患者时,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护理。常规ICU护理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护理措施较为单一,护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对此,探寻积极有效的ICU护理模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有研究报道,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舒适护理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其符合以人为本的互利原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起到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舒适护理在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5)。提示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具有高度的护理舒适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娟,陈莉,余娟.前瞻性护理对C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87-89.

[2]谭叶,常后婵,别逢桂,等.舒适性护理对减少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J].广东医学,2020,41(24):2550-2553.

[3]韩银风,任震晴,吴银凤.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不良情绪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6):8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