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双孔与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双孔与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吴强

深圳大学总医院 胸心外科 518000

摘要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患者,研究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双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术,有效缩短了患者胸管放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

前言

在临床恶性肿瘤中肺癌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肺癌中有着较高占比,其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NSCLC常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采用肺叶切除的方式进行早期NSCLC的治疗,通过切除并在延长患者生命周期。NSCLC手术治疗中以胸腔镜手术为主,与开胸术相比可有效减少患者机体的损伤,加速患者疾病的恢复。近年来随机胸腔镜手术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其入路已由原来的三孔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双孔与单孔模式,对患者的损伤也更小,患者恢复也更快。单孔法对术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临床中并未广泛开展,对于单孔胸腔镜的效果临床也存在一定争论。本次研究中针对NSCLC患者采用双孔与双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探究其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6月到2022年4月采用随机表法选择在某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明确诊断为NSCLC;②患者处于疾病早期;③未进行过放疗或化疗治疗;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有胸部手术史者;③有手术禁忌症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3人,女性患者7人;患者年龄在49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85±7.41)岁;研究组患者TNM分期中21例为Ⅰ期患者,19例为2期患者;研究组患者肿瘤直径在1.8到5.7cm之间,平均直径为(3.84±1.58)cm。对照组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5人;患者年龄在48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4±6.35)岁;研究组患者TNM分期中23例为Ⅰ期患者,17例为Ⅱ期患者;研究组患者肿瘤直径在2.0到5.9cm之间,平均直径为(3.78±1.6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完善检查,单肺通气,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研究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操作孔位于患侧腋前线与第4或5肋间,长约3~5 cm;切口后缘上方放置胸腔镜,监视器下分离病灶肺叶周围软组织及动静脉,清扫淋巴结;引流管置于手术切口后缘。

对照组:行双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腋前线与腋中线间做一约 3~5 cm切口为主操作孔,腋中线与第 7 肋间作切口,长度约1.5 cm,作为观察孔,其余操作同研究组。

1.3观察指标

①术中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等。②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低氧综合征以及肺漏气、肺部感染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③疼痛程度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及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手术时间、淋巴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管放置时间、VAS评分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主要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针对并发症等分类变量主要采用频数与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数据比较采用卡方分析。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术中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淋巴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等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手术时间 (min)

淋巴清扫个数 ( 枚 )

术中出血量 (ml)

研究组

40

170.04±36.58

11.53±3.35

180.85±28.75

对照组

40

163.51±312.34

11.62±3.47

184.56±29.15

t

1.407

0.124

0.692

P

0.185

0.841

0.483

2.2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胸管放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胸管放置时间比较(X±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胸管放置时间(d)

研究组

40

7.42±1.33

5.37±3.28

对照组

40

8.23±2.14

7.13±3.26

t

4.574

5.436

P

0.015

0.013

2.3 VAS评分

术后6小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不存在差异,术后24小时,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如下表3所示。

表3  VAS评分)

组别

n

术后 6 h

术后 24 h

t

P

研究组

40

4.85±0.67

2.12±0.65

12.421

0.000

对照组

40

4.78±0.62

3.54±0.73

8.627

0.000

t

0.351

3.914

P

0.792

0.000

2.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如下表4所示。

表4 术后并发症比较[(n)%]

组别

n

低氧综合征

肺漏气

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

总计

研究组

40

1(2.50)

1(2.50)

0(0.00)

1(2.50)

3(7.50)

对照组

40

2(5.00)

2(5.00)

1(2.50)

2(5.00)

7(17.50)

X2

6.214

P

0.000

3讨论

张岩,陶新路等[2]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癌患者的肺段切除,显著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发生,认为单孔胸腔镜安全有效;李田,王高祥,徐世斌等[3]在NSCLC患者中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NSCLC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肺段切除术,有效缩短了患者胸管放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胡智,戴天阳.单孔胸腔镜在右上肺段切除中的临床应用[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2,45(04):296-300.

[2]张岩,陶新路,何智杰等.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6):1545-1548.

[3]李田,王高祥,徐世斌等.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11):1816-1819.

作者简介:吴强(1991.09-至今)男,汉,广东省深圳市人,硕士,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肺癌、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