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1杨柳,2张晓敏,3王晓燕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1、2药剂科配液中心,3体检中心,05001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时段内我院接收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并在数表法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独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可以选择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丁苯酞;他汀类药物;脑血管病;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缺血性脑血管病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是颅内血管病变而引发疾病,促使神经功能逐渐损伤,最终导致脑部出现缺血与缺氧,从而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现阶段临床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方案,比如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与降脂的功效,可减轻症状,但是临床实践发现,单独用药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是在神经损伤修复上效果不佳,且持续用药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局限性较大。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药物,可以有效保护脑部神经细胞,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将其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能够弥补单一药物安全性问题,以增强疗效。基于此,下文从我院接收患者中挑选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针对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重29:16,年龄介于51-76岁,均值(65.37±2.46)岁,病程时间在1-6年,平均病程(2.84±0.14)年;研究组男女患者比重28:17,年龄介于52-74岁,均值(65.48±2.52)岁,病程时间在1-5年,平均病程(2.71±0.13)年;上述记录患者资料经比较发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口服方式用药,每次服用20mg,一天1次,同时配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口服100mg,一天1次。

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口服阿托他汀钙片,20mg/次,一天1次;接着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丁苯酞药物治疗,25mg/次,每间隔12小时进行1次静脉滴注,持续治疗14天。

用药后对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情况,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结合患者症状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判定,疗效共分成三个等级:(1)显效:脑血管症状完全消退,神经功能缺少评分降低超过80%;(2)有效:脑血管症状取得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50-80%内;(3)无效:未满足上述条件。观察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率降低、四肢乏力、头晕恶心等。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有效率

    疗效评定数据见表1,显然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表1比较治疗有效率(n/%)

组别

n(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5

16

20

9

36(80.00)

研究组

45

19

24

2

43(95.56)

X2

5.0748

P

0.0242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用药后情况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n(例)

心率降低

四肢乏力

头晕恶心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5

1

2

4

7(15.56)

研究组

45

0

0

1

1(2.22)

X2

4.9390

P

0.026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当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脑血管狭窄而促使脑部供血出现缺氧或者缺血,进而导致脑组织坏死与损伤,发病较快,且致残率较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2]

药物治疗为临床主张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他汀类药物为常用治疗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钙,可以发挥出抗氧化与降脂的功效,对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以减轻症状,改善血管内皮组织[3]。患者经过用药后,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是在神经组织修复方面无法发挥出较大优势,且单独应用药物治疗,可能会伴有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并且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较大,所以需要探讨更加合理安全方法。

近几年研究探讨发现,丁苯酞药物应用在脑血管病治疗中有着显著优势。丁苯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抑制脑血栓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消除自由基,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损害,从而达到保护内皮血管目的

[4]。丁苯酞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可明显抑制其生长,使其含量下降。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时,要充分考虑胆固醇、胆固醇酯的作用,而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增加LDL水平,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液循环[5]。因此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丁苯酞药物可以弥补单独他汀类药物长期用药后剂量过高而给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不足,并配合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以增强临床疗效,帮助患者病情症状快速控制。

综上,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黄广为.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629-631.

[2]田梁佳,李红方.观察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7,14(05):156-157.

[3]王明.观察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2):94-95.

[4]邱海军,马海朋.观察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110-111.

[5]黄广为.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629-631.

课题号: 2112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