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肌做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超声心肌做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胡文娣

藤县人民医院(广西 藤县)543300

【摘要】本文对超声心肌做功(MW)参数对冠心病、心衰竭以及高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变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作用进行综述。对当前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在评估受检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效果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对左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时超声心肌做功参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应用前景较广。

【关键词】超声;心肌做功;左室;收缩功能

临床用于诊断心脏疾病的相关检查中,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无创、价格低、可重复性强。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于诊断心脏病变时能够直接观察到心脏的结构以及室壁运动等情况[1],通过M型汉以及双平面Simpson法均可比较准确的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而对左室的收缩功能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但是一旦左室的容量负荷以及心脏的几何形态出现异常变化时再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的准确性则不够理想,对于早期心肌无症状性损伤导致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诊断尚有难度。近几年,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对于角度的依赖性,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心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且随着斑占追踪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检查用于鉴别受检者的心功能方面的价值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一项新的指标,即心肌做功,该指标考虑了后负荷对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2],与以往测量整体纵向应奕(GLS)相比,该指标可更为客观的反映出左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评价左室心肌做功的参数主要包括有效功(CW)、无效功(WW)、心肌工作效率(MWE)、以及心肌做功指数(MWI)等。

1 心肌做功用于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时的研究进展

1.1冠心病

   有研究人员发现, 无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以及保留LVEF的患者的整体有效功(GCW)在对显著冠心病方面的预测价值要高于整体纵向应变(GLS)。还有专家发现对于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以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无效功(GWW)都能够比较理想的反应出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3]

1.1.1非ST段抬高型心梗 有研究人员发现区域心肌做功指数(RMWI)用于判断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是否会并发急性冠脉闭塞(ACO)方面的效果优于整体纵向应变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其优势在于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均较高。

1.1.2 ST段抬高型心梗 有研究人员对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左室重构患者和无左室重构的患者的心肌做功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左室重构患者的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率以及整体做功效率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左室重构的患者,但是整体无效功则明显增加。表明了心肌做功参数可比较准确的检测出发生左室重构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现象,在预测ST段抬高型心梗后左室是否发生重构可提供可靠的信息。

1.2 心衰

有研究人员发现心肌患者以及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患者的整体做功效率均明显降低。还有研究人员根据左室射血分数不同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发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竭患者与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的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纵向应变均减于健康人,且射血分数下降心衰组患者整体无效功高于健康人、整体做功效率低于健康人;射血分数下降心衰组患者的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做功效率、整体纵向应变均低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竭组患者,整体无效功高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评估左室心肌做功参数可有效反应出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而及时对心衰进行诊断并对不良预后进行有效判断是确保此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主要因素。

1.3心肌病

1.3.1肥厚型心肌病(HCM)

有研究表明,心肌做功参数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的受损程度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评估方式,进而可将其用于评估此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能力,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了一项新的参考依据[4]

1.3.2扩张型心肌病(DCM)

有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而言,整体心肌做功以及局部心肌做功间差异均较为明显,且治疗后患者的整体做功指数以及6min步行距离总长度均有所增加,但是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整体纵向应变与治疗前对比则未见明显变化。提示此病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参数普遍存在下降的情况,可将整体做功指数作为评价此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1.3.3心脏淀粉样变(CA)

有专家对心脏淀粉样变患者静息状态以及运动时的整体做功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此病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做功指数、整体做功效率均比健康人要低,尤其是在其基底段左室心肌功能下降的更为明显,这也导致了此病患者的平均心尖基底段做功出现变化。此病患者整体做功指数明显下降,且此现象在其运动后会更为明显,提示了此病患者心肌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5]

2小结

大量研究证实了可将心肌做功参数作为临床评价患者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新指标,在临床诊断心脏病变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时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弥补了整体纵向应变在诊断心脏病变方面的不足之处。其局限性在于图像的清晰度要求较高

[5]。此方法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尚不普遍,但未来其应用前景较广。

参考文献

[1]姬宏娟,来娇,姬宏莉.实时三维右心室定量在冠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5):743-745.

[2]林碧琴,蔡彬妮,李琳琳,等.二维斑点分层显像技术评估左束支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整体心肌做功的影响[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0,29(8):645-651.

[3]王戏丹,陈静婉,杨道玲.无创心肌做功超声成像技术评估PCI术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1):34-37.

[4]樊昕颖,黄消,程巧,等.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2,24(9):646-651.

[5]王岩,薛莉.超声心肌做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6):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