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金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125例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将所有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较短,并且对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全程精细化护理、常规护理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是将造影剂注射到静脉再做一次扫描,让造影剂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的各个地方,由于机体各组织的血液供应不同,造影剂到达的时间和清除速度也不一样,注意装有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避孕环等人群在检查前应向医师说明情况[1],确认能否进行此项检查,同时在检查前要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取下,检查医师在检查时嘱咐检查者尽量保持不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在临床主要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中,对于肿瘤的良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效果[2]。使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身体素质较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检查,再加上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间接的会影响对于疾病的检查。全程护理措施能够针对老年患者进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护理,尽可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125例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0年1月-12月之间。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有经医生开具核磁共振增强检查的医嘱;②患者同意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身体情况不能配合;②患者病情危重不能配合;③患者身体状况不能配合。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后,纳入的患者共124名,其中男74名,女50名,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岁。观察组62人,男性30人,女性32人,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岁;对照组62人,男性44人,女性18人,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在其批准同意下实施。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了解患者有无禁忌症,协助患者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告知患者进食四小时,嘱咐患者在检查前将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取下,向患者讲解检查时所需要配合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实时检测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在检查后协助患者离开,嘱咐患者在观察室内停留半小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确认无异常情况可以拔针,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五分钟,向患者讲解检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取报告的时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向患者讲解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取报告的时间。

1.2.3随访与分组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随访调查。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检查结束后记录检查时间,收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对比:观察组检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表1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检查时间

平均检查时间

观察组

50

10-20

15±5

对照组

50

20-40

30±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

表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0

48

2

96%

对照组

50

35

15

70%

3讨论

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再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式,造影剂进入静脉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增强扫描下能够清晰的看到[3]。但是造影剂的排出速度不一样,给患者带来了风险,部分患者还会因为造影剂发生过敏现象导致死亡,严重威胁了检查者的身体健康,加上老年人的身体各机能衰退,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对于造影剂的代谢比年轻人慢,这使老年患者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比年轻人高。因此应用全程精心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在核磁共振增强检查的全过程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检查前的相关准备,也能在患者检查结束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检查前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了解患者有无造影剂过敏的现象,同时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检查过程中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实时检测患者的反应,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在检查结束后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避免部分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嘱咐患者多饮水,排出造影剂[4]。以现代的医疗手段来看,临床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核磁共振检查,但是老年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容易在检查后出现造影剂过敏、休克等,由于患者机体各功能器官衰退,伴有其他各种心血管疾病,各种因素的作用加大了核磁共振检查后并发症的概率

[5]。对于患者进行全程精细化护理使检查与护理过程联系紧密,保证了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过程进行全程精细化护理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相关研究指出在老年人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时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能明显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也较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检查时间更短,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全程精细化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此外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这说明了对老年核磁共振检查者采用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步晖,陆霞.人文关怀护理在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中临床疗效评价[J].健康之友,2020,31(6):218-219.

[2]房伟伟.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273-274.

[3]王敏珉,张云霈.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13(15):292.

[4]陈闪梅.老年高场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0,7(34):183-184.

[5]林桂兰.全程化心理护理在磁共振增强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1):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