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代振芸

安龙县人民医院     552400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对象是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阑尾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采用双盲法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乙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情况、急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后,乙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明显少于甲组,两组的急救成功率分别为75.00%、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5.00%,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通过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出诊反应、急救与入院时间,确保患者顺利转运到院,提高急救成功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发人群是中老年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的生活习惯不健康、过度劳累等,致使出现冠状动脉狭窄或是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连续性缺氧等症状[1]。该疾病具有病情重和起病急的特点,一旦发病,若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所以院前急诊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医院需要在这一环节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缩短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降低死亡风险[2]。本文主要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且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资料

观察对象是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阑尾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采用双盲法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乙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其中甲组中男女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上下限为42-72岁,均值为(55.17±5.63)岁。乙组中男女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上下限为41-70岁,均值为(54.01±5.5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价值,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规范:经过临床诊断明确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年龄大于18岁;第一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规范:精神障碍者;慢性心肌梗死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

1.2 方法

甲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即在医院急诊室接到急救电话后,必须按照急诊室的相关制度与要求,尽快安排急诊人员到院前集结,做好出诊准备;待急诊人员抵达现场以后,需马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然后结合评估与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急救方案,给予患者吸氧、静脉通道建立、补液等急救措施;在患者运转过程中,急诊人员需向急诊医务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便急诊室做好抢救准备工作[3]

乙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近况出诊。在医院急诊室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先初步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判断其病症是否是急性心肌梗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电话的方式指导家属进行自救,即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家属讲解合理的急救措施,稳定家属紧张、不安的情绪,耐心等待医务人员的救援,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就地平卧,不可剧烈晃动患者,松解颈部衣物,确保患者呼吸畅通,若患者存在呼吸微弱和意识模糊的症状,需指导家属采取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措施,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在电话指导过程中,医院急诊室必须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携带好相应的设备、药品等,迅速赶往现场,并保持与患者家属电话的畅通,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2)待急诊人员抵达现场以后,需要依据现场环境给予患者合适的体位,全面了解其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熟练的穿刺操作,以保障其生命,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清理其口鼻腔中的异物,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整个急救过程进行细致记录,从而为后续临床救治提供参考;(3)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向医院急诊室的医务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心率等,以便医务人员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及时开辟绿色通道,从而缩短患者入院时间,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联系医院检验科、心血管等相关部门做好接诊准备。同时,急救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体征情况,给予其专业的转运护理,保证患者能够在车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由于车晃动而出现移位情况,从而确保患者顺利抵达医院。

1.3 效果判断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情况、急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PS20.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s)来表达计量资料,以(%)来表达计数资料,当P<0.05时,则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情况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及急救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情况[(±s),min]

组别

出诊反应时间

入院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甲组

1.59±0.68

182.30±9.07

40.52±5.69

乙组

0.87±0.23

150.21±8.24

19.69±4.48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甲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75.00%(30/40),乙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87.50%(35/40),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2.3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其他

发生率(%)

甲组

40

2

1

1

1

12.50

乙组

40

1

0

0

1

5.00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很差,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需要尽早给予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然而要想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必须把握住时间窗,所以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院前急诊护理涉及到诸多繁杂且紧张的护理操作流程,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与突发性,要求急诊人员尽快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能够迅速抵达现场,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急救措施,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患者运转至医院,进行更为专业、有效的治疗。而常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提高护理效率而简化了必要的护理流程,难以获得理想的急救效果。为此,医院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以进一步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指导、心理护理、急诊交接等护理流程,从而有效缩短急诊人员的出诊反应时间、患者入院时间与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提高患者救治的安全性[6]

本次研究中,相较于甲组,乙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及急救时间均明显更短,乙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也明显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由此可知,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医院需要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措施,从而确保获得更加理想的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晖,赵红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4):60-62.

[2]孙红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1):81+83.

[3]陆小梅.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