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效果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效果的影响评价

李瑛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      719000

摘要目的 思考在慢阻肺病患临床护理期间联合协同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住院部于2021.1-2022.1之间接收的慢阻肺病患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与实验组(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各小组是50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自护能力评分与预后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超过对照组;实验组的FEV1、FVC、FEV1/FV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慢阻肺病患的临床护理干预期间选择协同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逐步改善病患的肺功能状态,且促使病患的自我护理水平大大提升。

关键词: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慢阻肺;自我护理能力;预后效果

引言:慢阻肺患者通常由于肺功能低下等原因,造成病患的生活质量、劳动水平等持续下滑,这是一种典型的气流受限类慢性病,患者存在非常高的伤残率与死亡率。在临床治疗期间,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控制,但是病患并不注重临床康复护理,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着重探讨了协同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希望能够通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对象及方法

(一)常规资料

抽取我院住院部于2021.1-2022.1之间接收的慢阻肺病患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小组是5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27:23;年龄在48-83岁之间,中间值是(67.11±2.77)岁;患病时间是1-10年,中间值是(4.05±0.15)年。实验组的男女之比是3:2;年龄在49-81岁之间,中间值是(66.58±3.12)岁;;患病时间是1-9年,中间值是(4.23±0.17)年。比较两组病患的常规资料,则能够看出其差异突出,接下来的实验存在对比意义,P>0.05。

筛选原则:①病患正处于脱机治疗状态中,病情逐步缓解及稳定;②病患了解此次实验呢内容及目的,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筛除原则:①兼有脑卒中等高风险类疾病者;②兼有语言交流障碍、听力障碍者;③兼有临床依从性差者;④兼有精神状态异常者;⑤兼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二)方法

对照组选择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其内容包括:加强病患的口头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到临床积极配合的意义,同时还需要对病患实施心理疏导与宽慰,并加强临床药物管理,注重病患的日常生活护理等[1]

实验组选择的是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其内容是指:①健康宣教。若要逐步增强病患的自我护理水平,必须要提高病患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则需要利用图片讲解、视频观看、说明书发放等方式对病患进行一对一指导,由此能够使病患认识到这一类疾病是能够治疗的,也能够防范的。②言语宽慰。结合 病患的文化水平、年龄等选择最理想的沟通交流模式,力争能够获得病患的信任感,并逐步了解病患的内心想法,引导其积极表达与叙说,促使病患真正地认识到自我维护对改善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意义,由此能够确保病患积极地介绍信的护理方法,促使其临床依从性大大提升。③日常生活基础护理。加强病患的日常饮食管理,为了能够改善病患体质,并督促其摄入足够的能量及营养,则需要嘱咐病患多摄入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类食物,正确调整食谱等。注重日常行为训练:为促进病患的尽快康复,则需要督促病患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咳嗽训练等,在此期间家属需要在旁给予监督,确保病患能够标准且规范地完成相关任务,并且还需要保障病患尽量不要接触化学物质或者粉尘,促使其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病情基础护理:因为慢阻肺属于一类典型的慢性病症,患者必须要接受长期的里才能治疗,所以加强病患的病情监测、观察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需要嘱咐病患坚持用药,并注重机械通气,保障呼吸功能顺畅等。④出院随访。在病患出院前需要对其进行口头指导,并耐心解答病患存在的问题,然后登记病患的联系方式,便于后期对患者进行电访随访或者上门随访等。一般来说,在每次随访期间,都需要督促病患养成早睡早起、规范饮食、遵医嘱用药等行为习惯。

(三)指标分析

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例如:FEV1、FVC、FEV1/FVC等指标.

统计对比2组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由自我护理能力调查量表实施评价,其包括三个维度,即:健康行为、运动锻炼、压力应对、膳食营养,满分是50分,分值愈大,说明病患的自我护理水平愈高。

(四)数据处理

把本研究数据利用SPSS28.0软件实施统计处理,其中,计数指标通过(n,%)进行评估,接下来还需要给予x2检验。假若P<0.05,那么,能够看出其差异明显。

二、结果

(一)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在干预前,对比2组的肺功能指标发现其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优势;在干预后,能够发现2组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好转,但是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大一些,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1。

表1   统计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x±s)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FEV1

1.45±1.55

2.64±0.70

1.39±1.28

3.22±0.17

FVC

15.78±2.45

21.87±4.12

14.29±2.05

30.65±7.52

FEV1/FVC

66.52±3.71

79.82±4.12

66.55±215

82.23±0.59

(二)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在干预前,2组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2组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大大提升,但是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远远超过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2。

表2   统计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x±s,分)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健康行为

15.45±1.55

23.64±0.70

15.39±1.28

34.22±0.17

运动锻炼

16.78±2.45

24.87±4.12

16.29±2.05

35.65±7.52

压力应对

15.48±2.08

23.45±3.78

15.38±1.45

36.12±7.15

膳食营养

16.52±3.71

24.82±4.12

16.55±215

39.23±0.59

三、讨论

慢阻肺病患在临床治疗及护理期间,选择协同护理干预模式的切入点是利用持续性、系统性、动态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促使病患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并最大化地提高病患的临床认知水平,促使其临床配合度大大提升,由此能够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的大大提升。当然,在此期间还能够帮助病患改变以往错误的护理认知与思维观念,督促其逐渐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增强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肺功能状态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所以,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张繁. 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效果[J]. 健康周刊, 2018, 3(39):2.

[2]苗丽谷, 思洋, 徐月月.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的作用[J]. 东方药膳 2021年16期, 173页, 2021.

[3]谌艳敏.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的作用[J]. 饮食保健 2021年16期, 207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