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该怎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1

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该怎么护理

杨丽莉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 610041

作为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对于患者心脏组织功能的影响和危害相对较大。总的来看,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本文中,笔者从护理工作的视角入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焦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希望进一步促进冠心病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

一、冠心病及其危害

在临床过程中,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本身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心肌组织血氧供应需要难以得到合理满足,从而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胸痛、胸闷以及心前区疼痛等症状,相关症状在患者活动后可出现加剧,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该病可大幅增加患者心肌负担与心血管意外的发病几率,对于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

二、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一)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在临床过程中,为了确保其病情的稳步控制,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的定时定量服用,以便进一步促进冠状动脉问题的合理缓解与优化,进而为患者心肌组织血液供给需求的满足提供强劲的助力与保障。在此期间,患者严禁私自改动药物服用剂量与频次,若其对用药方案存在疑问,则应及时与医生进行交流,以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紧急调整药物使用方案。

(二)有效调整患者膳食结构

在临床过程中,饮食往往与冠心病患者身体健康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基于此,为了促进冠心病患者健康的合理维系,护理人员应进行结合相应的护理学知识对患者日常膳食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在此期间,为了降低患者冠状动脉负担,护理人员应引导其有效践行清淡膳食原则,避免患者食用生冷辛辣与肥甘类食材。与此同时,患者应积极做好对于新鲜水果与蔬菜的合理搭配,同时做好对于高纤维食材和优质蛋白的充分摄取,继而在保障患者营养供应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对于身体健康的维系。

(三)积极开展患者心理疏导

相关数据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所带来的相关症状往往会导致患者背负沉重的身心负担,而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又会对患者心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患者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其健康的保障。为了合理应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心理的充分护理与管控,从而结合鼓励性语言与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身心负担的合理缓解,促进患者情绪管控能力的科学培养。在这一问题上,部分研究表明,良好的心态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基于此,护理人员应注意做好对于心理疏导问题的合理践行。

(四)调整患者日常生活习惯

对于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确保其健康的合理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学会早睡早起,避免长期熬夜玩手机。与此同时,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应及时引导其对烟酒进行戒除,以便促进患者病情的合理改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调整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有利于促进其体质的进一步强化,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确保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对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密切监测与记录工作,从而有效实现对于患者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在此期间,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护理人员可以正确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护理工作侧重点,有利于实现患者病情的稳步控制,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至关重要。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期间,为了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优化,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护理问题的密切关注并从多个角度入手进一步实现对于冠心病护理问题的全面细化,以期促进患者病情的合理改善。实践表明,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落实,有助于帮助冠心病患者早日摆脱疾病阴影,对其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