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研究——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课程思政”视域下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研究——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侯辰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510540

摘要:为了加快实现体育专业教学的全面改革,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为例,针对课程思政下的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展开分析。首先介绍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结合的价值意义,从而肯定了课程思政在现阶段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必要价值。其次介绍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加强教师个人思政素养与水平、探索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模式、修订具有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巧妙融合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完善教学评价模式、及时更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七点建议,探索体育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有利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水平。

关键词:课程思政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体育课程部分专门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在此要求下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开始关注到课程思政的融合,以体育课程为载体,开展针对学生的体育课程思政。基于此背景,体育教学中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渗透课程思政,成为现如今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在体育教学方面,也认识到这一点,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与课程思政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也需要总结“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的答案,从而通过体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技工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期间,非常关注课程思政的渗透,本文也针对“课程思政”下的体育教学工作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体育学科与课程思政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结合的价值意义

技工院校学生面临比较大的就业压力,学校在教学方面,也是以学生所在专业为对象,开展职业技能教学,从而培养出实用型技能人才,但是思政课程很容易被忽视[1]。因为技工院校性质比较特殊,着重培育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且专业课程也多以实践为主,所以无论是体育课程,还是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相比受到的关注较少,这也违背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尽管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但是实际开展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完全贯彻落实,特别是体育学科,传统的体育课程或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通过讲授并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为此,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学生成为符合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并且技工院校体育课程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的优势,体育课程深受大部分学生喜爱。体育课程本身又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很多体育项目、体育游戏都很直接的彰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思政元素,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专业课程望尘莫及的。但是如何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优势,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二、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思政意识有待增强

针对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分析,能够认识到教师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实际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在体育教师团队中,个别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导致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无法满足预期[5]

一般技工院校招聘体育教师时,考察重点主要是应聘者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关于思政教育的关注度可能相对较少,这也使一部分体育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理论方面不够了解,而且对今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也感觉存在难度,体育教学实践中经验和思政知识储备量较少[6]。尽管诸多技工院校均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开始了课程思政的实践,然而教师方面接受系统性的思政课程培训还没有完全实现普及,或者是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以讲授为主,思政元素融入牵强或浮于表面,这很有可能会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方面造成折扣。

(二)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这就造成体育技能强的同学积极参与,成绩突出。但有一部分同学技能水平较差,导致上课的时候参与度比较低以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在体育课时请假,长此以往将会出现意识边缘化的现象。这也导致教师在制定上课内容时很难达到兼顾,上课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日渐消极。

(三)体育课程思政设计不够优化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期间,对于体育专业教学的设计通常会带有具象化,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非常具体,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有时会将课程思政的部分忽略,导致体育课堂上的思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也无法达到技工院校在课程思政方面设定的目标。

体育专业教学设计在一直以来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固化,而且这种固化思维也对课程思政的融入造成阻碍[8]。例如设计教学目标时,技工院校的很多体育教师可能并未完全注意体育教学可能会在学生思想道德层面产生的影响,致使体育道德育人、思想育人与预期目标不符。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因为此问题的存在,制定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目标时,也很难完全把控思政教育的基本目标。

(四)体育考核评价中课程思政内容比较少

一些技工院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体系的内容往往是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熟练度为主,这样一来实际上的评价考核也无法直观表现课程思政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情况,而且很难通过考核评价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对于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而言,也会有很大概率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关键,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体育基础知识学习以及运动项目的练习,忽略思想道德修养。尽管此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体育知识基础,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所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同样需要融合课程思政,促使学生的体育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三、课程思政与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加强教师个人思政素养与水平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所以教师采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向、最终的实际效果有直接关系[9]。所以技工院校的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必须要从自身着手提高思政水平与素养,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使该思想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在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提出的体育教学指南要求下,实现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结合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深入融合课程思政,组织教师培训非常必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个人的思政水平、培养思政素养。技工院校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履行好在体育专业方面的教学职责,另一方面还必须坚定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要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并且可以坚定内心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精神,培养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等人格品格。

(二)探索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模式

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广州交通技师学院体育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体育选项走班制。以五年制班级为例,一年级学生在行政班级授课制完成必修必学内容,在第二、三、四、五学年可以选择俱乐部,以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专项发展需求。并根据“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至少学会一项体育技能、至少熟练一项体育技能、争取成为高水平运动人才。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发展体育特长,树立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

(三)修订具有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

以广州交通技师学院体育课程为例,设置“运动安全教育”单元、“体育思政”单元、“现代体育项目”单元、“传统体育项目”单元;其中,“运动安全教育”单元模拟医护人员体现爱岗敬业思政元素;“体育思政”单元是结合红色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热点话题,体现爱国主义思政元素;“现代体育项目”单元让学生感受拼搏进取的思政元素;“传统体育项目”单元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政元素。

(四)巧妙融合体育课程思政元素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融合当前热门时政,专门设计了“体能恢复游戏——抗美援朝之进攻水门桥”。该游戏以分组竞赛、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上课前,老师在学习通APP中发布抗美援朝、长津湖水门桥电影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了解抗美援朝背景。游戏时,班级共分为进攻组、防守组,防守组使用篮球作为武器,阻拦进攻组队员前进。而进攻组必须要在不被击中的前提下,在指定地点放置“炸药包”,过程中若被篮球打到身体任何部位则被淘汰。该游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能、锻炼灵敏反应,还可以切身感悟抗美援朝精神,实现体育意识与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升。

(五)优化设计体育课程思政

技工院校体育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本质上将体育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而非体育专业课程完全改变为思政教育课程[11]。作为体育教师,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在体育课堂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必须提前做好设计[12]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在此方面分别从特色和创新点两个维度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是特色方面,将体育课堂和思政元素结合,丰富了体育课堂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形式。而且此方法也可以监督学生完成每日1小时运动的目标;体育评价模式更具全面性,不再单一地将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从学生运动技能、思想品德等多个维度做出评判。通过课程评价实现思政观念的升华,学生也能够在思政熏陶下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其次是创新点方面,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融合体育课程、思政主题。实践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将体育课程和思政课程相加,或者在原本体育课程内容种增加一些思政话语即可,而是需要实现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达到嵌入式发展的效果,价值引领全面渗透到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与此同时,体育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加以整合,对于学校而言,是其实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了创新,新开设了体育课程思政微课,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创新,尤其是采用体育与思政结合评价模式,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补充单一测试体育运动成绩,又对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形式加以改进。学校通过体育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优化设计,真正实现了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并且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六)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教学评价都是教师作为主体,但是在融入了课程思政之后,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更加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结合的形式。学生在自评互评期间,可以精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评价采用体育、思政相融合的方法,面向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思想品德多个维度,做出系统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这一形式,本质上也是向教师进行反馈的有力途径,教师可从中认知体育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渗透的问题,及时做出改进与调整,使技工院校体育课程可以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作用下形成良性循环。

(七)及时更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技工院校体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确定体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并且以此为基础,向学生全面渗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加强体育课程知识点、课程思政要素的协调性。课程思政和体育教学的融合建设最终效果,与教学资源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课程教学资源中包括教材,技工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其中便包括思政教材建设。教师使用教材资源,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中国特色经济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核心展开思想架构,让学生能够了解所在专业以外的一些政策,真正关注到社会实践、社会时事等问题,为加强学生今后参与就业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实现体育教学、课程思政资源共享,还需要应用新媒体技术,创建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有价值的信息,使课程思政的思想可以与学校文化以及环境资源建设融合,为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为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体育专业教学基础上需要密切融合课程思政,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讲授,通过体育知识和思政内容的有效结合,同时从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思想道德素养两个方面着手,促使学生能够实现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的提升,从而为今后个人发展奠定基础。从学校方面,体育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合,也有利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凌云.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64-67.

[2]高山林.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3):159-161.

[3]唐风云,邓威.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3):137-139.

[4]刘宇晶,赵宁.高职体育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1(06):116-118.

[5]孙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57-61+98.

[6]宋伟,吴建伟,周名政.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教学调查与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1,24(04):55-58.

[7]葛楠.“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体育课程路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11):35-38.

[8]林进清.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排球教学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3):159-162.

[9]杨玮.《体育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设计与探索[J].公关世界,2022(14):120-121.

[10]姜卫芬,刘文烁.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新思考[J].青少年体育,2022(07):28-31.

[11]张晓英,杨润琴,杨英.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0):137-139.

[12]张燕中,李宏.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体育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路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