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

李娇

重庆嘉陵医院 400032

[摘  要]目的 探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血液透析患者92例(2020.01至2021.01收治),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各46例。提供常规护理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比对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风险护理管理,效果良好,能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优选。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护理管理院内感染;控制质量

目前,随医疗技术水平提升,血液透析技术日渐优化和完善,并广泛用于肾脏终末期患者治疗中,疗效较为突出[1]。但由于多数患者自身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故是院内感染高危人群。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但加重患者痛苦,还会影响疗效和预后[2]。通常情况下,加强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及时采取管理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3]。风险护理管理,贯穿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重在强调预防感染,能有效规避风险事件,能提高护理安全性。鉴于此,本文以9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01至2021.01收治),旨在探究风险护理管理对其院内感染控制质量。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9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2020.01至2021.01收治。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5-75岁,均值(55.36±5.82)岁;疾病分类: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炎11例,多囊肾衰竭8例,不明原因肾衰竭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5-77岁,均值(55.68±5.71)岁;疾病分类: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11例,慢性肾炎11例,多囊肾衰竭9例,不明原因肾衰竭3例。两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即:遵照科室要求,开展常规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是预防院内感染,包括遵循无菌和手卫生原则、加强消毒隔离和环境监管等。

观察组,风险护理管理,即:⑴强化护理培训:强化风险相关知识及护理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风险及感染防控意识。定期组织技能操作学习,包括无菌操作法、六步洗手法等。选取既往院内感染病例资料,于例会上讨论,分析病例,找出院内感染原因及危险因素。⑵加强管理:血液透析期间,检测患者体温、血压、脉搏等,bid。定期开展肝肾功能检查,以便尽发现感染征兆。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院内感染危险、原因、防治措施等,强调遵循科室章程的重要性。告知合理饮食、运动重要性,介绍自我防护要点,说明穿刺点和置管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强调控制血糖的重要性。⑶做好环境护理:透析室空气加强消毒,限制人员走动,禁止伴呼吸道疾病家属探视。血液透析结束后清场,地面、床单元清洁消毒。加强透析液管理,透析液封闭,做到专人专用。定期开展透析室物品表面细菌培养,及时处理问题。⑷仪器有关护理:填写使用及维修记录,正确使用,确保功能完好。加强巡视,观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维持表面清洁,及时用一次性消毒巾清理血渍。透析结束后,应立即开展机器消毒。⑸透析相关管理:透析前,全面评估患者,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血液标本正确记录和放置,避免混淆。导管护理和内瘘穿刺应均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妥善固定导管和穿刺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1.3观察指标

感染控制效果:包括护理操作、空气培养等,得分高,效果好。

院内感染率: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管通路感染,三项和为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量、计数资料,t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操作

空气培养

手培养

物表培养

感染控制知识

透析知识

对照组

46

82.36±5.32

84.27±5.58

77.24±5.56

81.43±5.49

81.45±5.83

82.54±5.46

观察组

46

92.45±5.47

96.48±3.02

93.36±5.12

95.40±5.31

96.21±3.14

92.39±5.78

t

-

8.969

13.052

14.465

12.405

15.118

8.402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院内感染的比较

对照组为21.74%,观察组为6.5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4.389,P=0.036),见表2。

表 2院内感染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血管通路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6

5(10.87)

3(6.52)

2(4.35)

10(21.74)

观察组

46

2(4.35)

1(2.17)

0(0.00)

3(6.52)

2

-

-

-

-

4.389

P

-

-

-

-

0.036

3讨论

院内感染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总称,随临床治疗技术的增加,导致院内感染率明显提高。血液透析为肾脏终末期患者常用疗法,属侵袭性操作,涉及环节多且复杂,故为院内感染高危群体。再加上,患者病情较重,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不仅加重感染风险,还会降低整体疗效,加大医疗负担[4]。院内感染高危风险因素,有患者年龄、身体状态、护理操作等。因此,以院内感染高危因素为依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已是院内感染防控重要内容。

风险护理管理为新型管理护理方式,能够识别、评价、处理医疗风险(包括现有、潜在),积极规避不安全因素,能预防和减少医疗风险事件,进而保障医患安全,减少不必要医疗资源的浪费。本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护理管理的临床工作重点是患者治疗和临床基础护理,遵医嘱内容开展各项护理,虽然具有一定的消毒灭菌作用,但由于护理期间未重视患者自身因素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加上缺乏规范性的护理流程与制度,难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5]。而将风险护理管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有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作用。首先,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合理分工,责任追溯,可提高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规范透析期间护理操作。再加上,加强治疗设备、环境消毒灭菌工作,能有效降低医源性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应用风险护理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使其正确认知和了解院内感染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而提高护理配合度,积极减少自我因素对院内感染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率。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风险护理管理,效果良好,能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胡秀英.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2):196-199.

[2]王蓉,李月琴.精准化感染控制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1):38-39.

[3]张付钧.有效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4):65-66.

[4]刘利芳.有效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2):261-262.

[5]朱虹,余萍.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5):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