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吴昌美

371326197806153724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 201999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探索合理、科学的检验手段。方法:根据2021年6月-2022年7月采集的104名患者血样作为试验对象,每个患者都提供2个相同体积的血样,并按不同比例配制的抗凝剂,其中1:5000的样品分成A组,1:10000的样品分成B组,在不同的存放阶段和不同的检验温度下,分别检验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结果:在同一时间和检验温度下,两个血样的HGB、RBC、WBC和PLT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同一比例的血样在同一时间和检验温度下的HGB、RBC、白细胞和PLT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样品的配比、放置时间、检验温度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引言

在现代的临床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是一种常规的检验手段,它可以用先进的仪器来检验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和成分,比如HGB、RBC、WBC、PLT等10项,最后得出合格的检验结果。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化验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地评估,从而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检验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采集的104名患者血样作为试验对象,每个患者都提供2个相同体积的血样,并按不同比例配制的抗凝剂,其中1:5000的样品分成A组,1:10000的样品分成B组,在不同的存放阶段和不同的检验温度下,分别检验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性别比为55:49,年龄为73-89岁,平均年龄(78.33±2.27)。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在收集了两组患者的血样和抗凝剂配制的稀释比例后,进行了充分地混合,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利用帝迈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DF52 血球分析仪,又称为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 对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进行准确的测定,提供各种异常报警信息,有效的帮助医生筛查异常样本,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04例血样均分成208例,A组52例,B组52例,分别置于低温下,0.5h和2h各检验一次;将104个样品置于室温下,每隔0.5h、2h、5h进行一次测试。搜集资料并作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了两组不同浓度的抗凝剂浓度,并在不同的温度和放置时间下进行了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凝剂配比不同时检验结果对比,见表1

表1检验结果比较

比例

HGB(g/L)

RBC(x1012/L)

WBC(x109/L)

PLT(x109/L)

1:5000

125.67+23.73

4.13+0.62

6 3911 07

133.11+41.76

1:10000

157.41+13.06

6.44+0.67

8.9740.92

198.65+38.43

2.2低温环境下,0.5h及2h的检验结果对比,见表2

表2低温环境下的检验结果比较

时间阶段

HGB(g/L)

RBC(x1012/L)

WBC(x109/L)

PLT(x109/L)

0.5h

12 4913 06

16.63+3 94

15 82+2 81

190.33 31.67

2h

15 22+2 85

19:0814 90

18 60+2 34

136.52132.09

2.3常温环境下,0.5h、2h及5h的检验结果对比,见表3

表3常温环境下的检验结果比较

时间阶段

HGB(g/L)

RBC(x1012/L)

WBC(x109/L)

PLT(x109/L)

0.5h

112 50115 32

4.0310.98

630+3.97

15 6515.19

2h

126.72118.49

4.8610 83

691+2 54

18.2814.17

5h

131.92117.03

5.31+0.67

7.81+3.42

20.4514.86

3讨论

质量控制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对临床医学的总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上,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的医疗质量,如果检查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或者是不精确的话,就会延误病情,让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从而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严重的话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给医院和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进行临床检验时必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质量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检验过程,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必须重视对血液细胞的检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以提高整体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进行血液样品的精确测量前,应采取下列措施:①由专业、高素质的人员进行血液细胞的检验,并在上岗前接受专业的技术训练,并通过严格的考核。②科学的管理检验报告中的有关资料;③严格控制血液细胞检验单的质量和血液分析仪的质量。在进行特定的血样测试时要注意:①在特定的测试中观察所设置的温度是否符合规定;②检查设备运行期间是否有不正常现象;③要检查所用的试剂盒中的抗凝剂稀释比例。血常规中采用2.0 mL试管,稀释比为1:10000,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稀释比例太高,会导致细胞数目减少,都会影响检验结果。当检验完毕后,工作人员不能仅凭数据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要根据直方图来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决定是否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最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患者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剧烈运动、吃饱、饥饿、紧张、运动、吸烟等都会对Hb、WBC、PLT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采血之前要尽可能地避开上述的生理因素。其次,在采集血液之前,要仔细检查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科室,床号,疾病诊断等。根据抽血的不同,抽取患者的血常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抽取患者的静脉,或者抽取患者的毛细血管。最可靠的血液样本为静脉血,它的稳定性更好。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手指末梢毛细血管的精确度和重复性都要比静脉血低,比如白细胞的数量要高出8%,而血小板的数量却要少9%。一般的医生都会推荐静脉血液。EDTA-K2抗凝是一种对白细胞形态和整体血小板影响较小的抗凝剂。血液采集后要及时送去医院检查,抗凝血标本在室温下可稳定24h白细胞分级可稳定6~8h血红蛋白可稳定几天,但2h后颗粒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有调查显示,EDTA-K2的血液样本。在采集样本之后8个h室内测试(室温)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测试效果。取样品后,将样品翻转180°,搅拌8~10次,如果血液与抗凝剂的配比不正确,混合不到位,会导致微凝血块的发生,在机器上进行测试时会导致设备堵塞,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配备仪器操作规范(SOP),并设置仪器操作卡(可指导操作人员对仪器的开关、主要操作步骤及维修),并对人员进行培训。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选用原装的辅助试剂。每隔一段时间,仪器都要进行一次校准,每隔半年就要进行一次。采用与仪器相匹配的标准进行校准是最好的,但是,有些血液分析仪没有相应的校准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标准运行的监控系统将新鲜血液作为定标,对整个仪器进行校正。每日进行室内质控,制作质控图,如出现问题,应按照品质管理流程进行处理,并作备案。如果有多个分析仪,那么就必须以校正后的仪器为基准,定期与其他分析仪进行对比。并参与由省级临检中心和卫健委临检中心联合举办的室间质量评价。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准确性。在仪器维修方面,要注意定期保养,建立健全的定期检验系统,对仪器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并做好仪器的运行状态、保养和试剂的更换。在运行上,必须遵循规范的操作规范。认真检查结果及样本资料,确保血样符合规定,无凝块、溶血。EDTA抗凝剂的末梢血应该在15分钟后进行,因为在此期间,血液样品中的一些血小板会暂时聚集,会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降低,同时也会导致红细胞计数升高。在样品准备后10分钟内,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在检查结束后,准确的检验结果是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将血常规结果、图形信息和仪器报警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有显著的不正常现象,在提交报告前必须进行复查。按照国际血液学评审委员会的《国际血样涂片评审准则》,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血涂片复查标准。检查中发现的危险值要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关的记录。要加强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交流和沟通,如果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提高检验的质量,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检验临床血液指标时会影响到血液病的诊断,从而造成误诊,从而造成医患纠纷,从而降低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学者认为,采集到的血样后,使用抗凝剂,会对血样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在临床试验中对检验员进行技术训练,选用科学的检验设备,以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检验血液细胞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在临床试验中根据不同的抗凝剂比例,不同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得出不同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P<0.05)。在本实验中在室温和低温环境下,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比较,发现2h和5h以上的血红蛋白值大于0.5h说明在不同的时间内,血样可以检验到不同的血样。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下,样品贮存温度对各项指标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细胞比例1:5000的情况下,不同的抗凝剂比例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降低,从而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结果表明:温度、抗凝剂使用比例、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样品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检验设备、样品等进行检验,确保各方面的质量达到要求。②严格控制检验的质量,根据血样的存在温度和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检查后的质量:检查完毕后,检查工作结束,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分析,并将检查结果与血液检查结果相结合,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影响血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检验人员基本素质、操作技能、采集规范、医院对血液检验的重视程度等是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中血液细胞的检验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全面、系统、有效地控制血液细胞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第一,加强对医院检验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由于检验人员具备专业的、系统的检验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若不熟悉仪器的使用,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延误,还会使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同时医院也要定期对各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各项工作都符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检查报告的可信度。第二,血液检验样品的采集是否规范,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临床采血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采集患者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并在取样后进行抗凝,特别是特定的血细胞,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统计。第三,医院对血检部门的关注也是提高采集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血液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医院应加强对我院的血常规检验工作。确保医院的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制度,明确各科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赏罚分明,以提高医院的检查质量。严重的情况会造成诸如错误判断和错误诊断等医疗错误。所以,当前的血液检验技术能否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已成为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在血细胞检验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控制,强化血液样品的质量,合理调配抗凝剂,合理地控制测试温度,为进一步开展血细胞检查打下良好的基础。HGB、RBC、WBC和PLT是日常血液检查中不可或缺的指标,它能直接反映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以后的治疗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对有关因子的充分理解,可以改善检验的质量,从而达到精确检验的目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认真地检查样品资料,保证样品符合患者的要求;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抗凝剂的配比,认真检查组分的比例;在试验温度设置阶段,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严格地控制温度的变动;在检查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不要有太大的偏差。结果显示,血浆中抗凝药物的比例与血浆中的组成浓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比例的增大,血浆中的HGB、RBC、WBC、PLT的浓度也相应地降低(P<0.05);同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各检验项目的含量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P<0.05),同时血液的总体形态也有明显的变化。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检验时间,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样品的配比、放置时间、检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化验人员的高度重视。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相关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如放置时间和药物用量等。为了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必须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在分析、判断、表达和计算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系统,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石亮程.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3)

[2] 皮克,罗艳香,田媛.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01)

[3] 关莹莹,李云慧.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心理月刊. 2020(01)

[4] 张慧艳.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智慧健康.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