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对缓解利拉鲁肽引起胃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穴位刺激对缓解利拉鲁肽引起胃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闫映竹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刺激减轻利拉鲁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4例使用利拉鲁肽后出现恶心、呕吐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人,使用饮食调节缓解症状。观察组:22人,饮食调节基础上联合使用掀针刺激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GSR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掀针刺激人体穴位可有效缓解利拉鲁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胃肠道副作用;掀针

GLP-1受体激动剂【1】作为多靶点途径降糖药物,以其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低风险降糖、减重等特点在临床上作为降糖二线用药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作用于、下丘脑消化中枢,抑制胃排空,临床患者会出现与剂量相关【2】的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甚至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停止使用该药。目前多用饮食调节的方法缓解,但收效时间较缓慢。穴位刺激可通过经络循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减轻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此临床观察使用利拉鲁肽的2型糖尿病患者配合掀针刺激穴位对缓解该药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情况。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4例使用利拉鲁肽后出现恶心、呕吐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12人。观察组:22人,其中男性11人,女11人。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2010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标准,所有病例BMI≥25kg/m2[3。年龄分布在30-70岁,病程3个月至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 P > 0.05) 。

1.2 纳入标准 1)BMI≥25kg/m2。2)糖化血红蛋白>7%。3)使用利拉鲁肽后出现恶心或呕吐的2型糖尿病患者。4)年龄在30-70岁。

1.3排除标准 1)有高渗综合征、酮症酸中毒、肿瘤患者。2)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3)有其他皮肤疾病患者。

  1.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人员使用利拉鲁肽0.6-1.8mg/d出现恶心、呕吐第一天,使用GSRS(胃肠功能分级评定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对照组使用饮食调节,实验组饮食调节基础上使用掀针持续刺激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胃俞【4】72小时后取针。过程中如有出血、疼痛难以忍受等症状立即告知医生并处理。

2.2观察指标 参考NCI-CTCAE4.0(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erse Events)【5】中关于胃肠毒性的评价标准判定恶心、呕吐的分级。将恶心分为0~3级,将呕吐分为0~4级。

2.3疗效评估 参考NCI-CTCAE4.0【6】中关于胃肠毒性的评价标准判定恶心、呕吐的分级。患者恶心、呕吐程度降至0~1级为显效;恶心、呕吐程度下降至2级为有效;恶心程度为3级以及呕吐程度3~4级为无效。

2.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1.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2

4(18.2)

10(45.5)

8(36.3)

72.7

观察组

22

7(31.8)

13(59.1)

2(9.1)

90.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程度分级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程度分级比较[例(%)]

组别

时间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对照组

(22)例

治疗前

0(0.0)

2(9.1)

3(13.6)

10(45.5)

7(31.8)

治疗后

1(4.6)@

3(13.6)@

10(45.5)@

5(22.7)@

3(13.6)@

观察组

(22例)

治疗前

0(0)

2(9.1)

4(18.2)

10(45.5)

6(27.2)

治疗后

2(9.1)#@

5(22.7)#@

13(59.1)#@

2(9.1)#@

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

  1. 讨论

多靶点途径低风险降糖是利拉鲁肽的优势,但因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所产生的胃肠道不适会对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影响。中等及大剂量时临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甚至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停止使用该药。目前多用饮食调节的方法缓解,但收效时间较缓慢。穴位刺激可通过经络循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减轻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此临床观察使用利拉鲁肽的2型糖尿病患者配合掀针刺激穴位对缓解该药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情况。

中华传统医学认为呕吐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胃,呕吐之病名首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则指出:呕吐之病,多由脾胃虚弱,脾胃受邪、气逆不通,另外感受 风邪亦可致呕,指出外感、内伤都可引起呕吐。根据历年文献检索统计,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胃俞为出现在恶心、呕吐相关治疗文献中的高频穴位。内关穴

【7】为手少阴心包经,主治呃逆、呕吐等胃疾。中脘穴【8】位于任脉主治反胃、腹胀、呕吐、呃逆等。《难经·六十七难》言:“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胃之募穴为中脘,中脘位于腹部,从而也体现了近治的作用。公孙穴【9】属足太阴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八法

歌》说:“九种心痛涎闷,结胸翻胃难停……公孙立应,”可运化脾经之气,主治胃痛、吐泻等。足三里【10】,足阳明胃经,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之效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胃俞穴为背腧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使胃气调达,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等。

此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饮食调节穴位刺激均能缓解利拉鲁肽造成的胃肠道不适,总有效率观察组疗效胜于对照组(P<0.05),在恶心、呕吐分级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掀针长效、柔和的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畅通,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降逆止呕的作用。总之,当时用利拉鲁肽出现恶心、呕吐的胃肠不适时,配合持续的掀针刺激内关、足三里、中脘、胃俞、公孙穴可有效缓解症状。

【1】 Lund ,A .,F .K .Knop ,and T .Vilsboll ,Glucagon - like peptide - 1

receptor 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J] .Eur J Intern Med ,2014 ,25(5) :407-14 .

【2】]MadsbM S,Sclunits O,Ranstam J,et a1.Impmved Oycemic control with no weight incr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fter once—daily treatment witII the I∞g— acting ghcagonlike peptide 1 analog liroglutide (NN2211):a 12一week,double一岫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Diabetes Care,2004,27(6):1 335- l 342.

【3】 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769.

【4】 张树慧,硕士学位论文,2016;17

【5】 张安莉,陈日新,康明非,等. 针灸治疗胃动力障碍症临床疗效研

究[J]. 中国针灸,1994,( 5) : 1.

【6】Singh S,Dhasmana DC,Bisht M,et al.Pattern of adverse drug reac-

tions to anticancer drug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J].

Indian J Med Paediatr Oncol,2017,38(2):140-145.

【7】徐静岚,孔红武,杜晶晶,等.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防治乳

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

:4306-4308.

【8】战文翔,刘舂波.中脘穴的古今应用与研究[J]。针刺研究。2006,

31(5):311—314

【9】杨继洲.针灸大成[M].靳贤,补辑重编.黄龙祥,整理.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陈艳,刘诗.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I,19(7):7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