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1

妇产科护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珍珠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325800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妇产科护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选取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再加上护理的干预服务方法对初产妇进行二次保护。结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分娩前初产妇的各方面体征趋于正常化,顺利生产,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结论:经过妇产科的护理干预,分娩前初产妇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与关心,各方面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初产妇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她们的身心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脆弱,应该被妇产科给与高度的关怀和呵护,纳入特殊保护群体。对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逐步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初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1.1、一般性资料

通过对医院的档案进行调查与研究,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运用机器设备和设施对初产妇展开了细致、认真地检查与研究各位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这些分娩前初产妇的住院资料均分门别类进行保存完整。我们医院记录显示:我院从2021年到2022年接收了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区间是在20岁到34岁,平均年龄为(27.21±1.36)岁,观察组组年龄范围大致是在20岁到34岁左右,平均年龄为(27.35±1.15)岁,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性不大,都没有一定的明显差异。(p>0.05)与此同时,100例分娩前初产妇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两组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图表一所示:

表一:分娩前初产妇数据记录表

组别

产妇

平均年龄

年龄界限

对照

50

27.21±1.36

20——34

观察组

50

27.35±1.15

20——34

1.2、方法

表1  2组初产妇满意度评分(平均值)

组别

疼痛数字评分(分)

心理变化

实验组

5.5

紧张缓解

对照组

8.9

感觉轻松许多,不再压力大,不紧张

在对2个组的分娩前初产妇心理变化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统计,发展实验组的心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对于初产妇的影响大,值得推广。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娩前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率(%)来表示,采用x2来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给予治疗的基础上,最后所有的分娩前初产妇都顺利生产了,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2个组的满意度评分平均值,在对满意度评分数据进行统计的过程当中,实验组的满意度是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初产妇在分娩前以及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心理会发生变化,造成一定的压力,面临生产的恐惧和不知所措,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过分担心、忧虑、产前抑郁、心理紧张、应激性心理障碍等。为此,对于初产妇的心理障碍发生的时候,需要坚持以“护理为主要方法”的原则进行入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阐述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分娩前期初产妇的危重心理护理治疗,开展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全面分析评估临产前孕妇的心理情况,全面关注其在生理、病理、社会角色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问题。

其次,要注意分娩前初产妇在临产时期的特殊救治情况,对孕妇的心理健康护理进行研究,立足一些重点心理问题,根据问题进行着手,及时、准确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心理干预进行孕妇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此来降低初产妇的应激性心理障碍,避免发生一些严重的后果。

3小结

护理在其治疗过程中有显著优势,应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创新,制定更合适的护理服务方案,缓解分娩前初产妇的病痛。对不同初产妇实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孕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且护理健康教育服务对初产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分娩前初产妇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护理来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不断地应用和推广。加上健康心理疏导,使得初产妇对自己的分娩预知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树立初产妇对分娩的信心。鉴于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显著性,应该研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深入地探讨与分析适合分娩前初产妇顺利生产以及身体康复的护理服务方法,为更好地服务妇产科而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护理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黄磊;左玲;李艳丽;李凤霞;谢晓琳等;产前心理干预联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10;(11):49——52

[2]李娟;孕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暗示以及护理服务应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08;(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