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心理护理干预在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海莉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于选择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当中选择出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5例。参照组在接受电子胃镜的检查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在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后采取心理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仔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的表现和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等,两组患者对于各自采用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结果参照组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的表现显著差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各项体征改善幅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对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对于心理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选择进行电子胃镜的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心理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患者对于检查时的心理情绪以及表现,较为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电子胃镜检查;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电子胃镜的检查的患者当中选择出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在2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1.28岁,男性患者42位,女性患者48位。参照组45例患者,年龄在24~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9±1.75岁,男性患者23例(51.11%),女性患者22例(48.89%);实验组45例患者,年龄在26~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98±1.47岁,男性患者19例(45.22%),女性患者26例(57.7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所有患者对于本次实验都知情并且都是自愿参加,全部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均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认可,并保证给予足够支持。

1.2方法

①环境关怀。将电子胃镜治疗室温度调整至24℃左右,湿度调整至50%至60%,以保证患者进入治疗室时感到身心舒适。②身心关怀。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腰带、领口松开,头放低,内收下颌,左手放于头边,右手自然放置,左腿伸直,右腿屈曲,全身放松;带领患者完成5组呼吸训练,以充分放松身心,并告知患者只有其充分放松时,才会开始胃镜治疗;在患者下颌处放置弯盘,协助患者轻咬口垫,并告知其治疗过程中应减少吞咽动作,将口中分泌物流到弯盘里即可。③陪伴指导关怀。插镜时嘱患者紧咬牙垫,放松咽部,镜身进入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治疗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情绪特别紧张,可轻抚患者肩膀或轻握患者手部,通过肢体接触传递安全感;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有不适可通过手势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停下胃镜治疗,进行相应处理。治疗中不断以“配合得真棒”“放松,不要紧张”“马上就要结束了”等暗示性语言稳定患者情绪;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谨防发生意外;及时擦拭患者口水,防止发生呛咳。④穴位按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减轻患者不适感,护理人员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如在电子胃镜通过会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症状,护理人员及时按摩患者内关穴;在电子胃镜进入食管时,易发生腹胀等不良反应,此时按摩中脘穴;若患者过于紧张,出现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护理人员按摩足三里穴。⑤悉心陪伴。在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吐出口腔分泌物,减少不适感,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存在声音嘶哑、咽部不适感,告知患者其属正常现象,可通过饮用温水缓解,且其在短时间内便会恢复正常;待患者静躺数分钟后,搀扶患者到观察室,对于麻醉未清醒者,派专人陪护,并给予约束带保护,以防发生意外。⑥指导答疑。待患者意识清醒后,进行相应饮食指导,未进行活检患者提醒其治疗1h后可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进行活检者,2h后可进食流质食物,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鼓励患者积极提问,护理人员耐心解答疑问。患者留观20min后,若无严重不良反应症状方可离开,护理人员提醒其拿好个人物品,并嘱其当天尽量避免开车、高空作业,以防发生意外。

1.3统计学方式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取百分率(%)表示时以X

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当P<0.05时,数据间的差异存在临床对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的表现情况

参照组45例患者在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的表现显著差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时的表现情况对比[n(%)]

2.2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

参照组45例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x±s)

2.3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体征

参照组45例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各项体征改善幅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的前后各项体征对比(x±s)

2.4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参照组45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45例患者对于心理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与改善,胃镜检查越来越先进,患者接受检查时,痛苦获得了明显减轻。但是采用电子胃镜进行实际检查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负性心理,主要原因在于这几方面:(1)患者由于受到病痛折磨,情感较为脆弱,希望获得较多的照顾与关怀。(2)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甚至对检查存在怀疑心理。(3)检查时患者比较容易出现腹胀、咽痛等不适感,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缺少耐心,产生的不良情绪会有所放大。心理护理模式主要将现代护理思想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加强护理工作中各方面、各环节的结合,构建了系统性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基本特点。心理护理能够将健康教育、患者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多种内容进行整合,强调将患者作为中心,结合患者需求展开护理工作,进而使患者可以将医疗过程顺利完成,并获得优质性医疗服务。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心理护理模式的运用,能够使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获得极大程度改善,帮助患者有效舒缓心中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内心负担,保持心情上的愉悦,积极参与到电子胃镜检查中。

4结语:综上所述,在对电子胃肠镜检查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电子胃肠镜检查的认知度,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志敏.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21):195-196.

[2]于跃芹,王为荣,李萌.心理护理干预在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85-87.

[3]曾灵,江晋渝,李兴洁,黄静.安全护理在老年人电子胃镜检查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3):139-140.

[4]曹晓丽,巨伟.全面心理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0):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