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家园共育防治幼儿龋齿的初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3-6岁家园共育防治幼儿龋齿的初步研究

黄伟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河西幼儿园  广东 佛山  528247                                 

摘要:目的探究3-6岁家园共育防治幼儿龋齿的成效,以提高家长、幼儿园及社会对家园共育行为认同度。方法:采用随机抽的方法选取3-6岁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40例3~6龋齿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及龉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幼儿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3-6岁龋齿患病率明显低于单独对照。家园共育预防工作中发现家长配合程度对儿童的发病状况有影响。结论:3~6岁幼儿龋齿患病率较高,家长和幼儿园应重视家园共育预防及治疗幼儿不健康饮食习惯。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龋齿;

前言:幼儿的牙齿是他们最重要、最为脆弱和敏感性最高的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儿童龋齿患病率高居首位,幼儿的牙齿问题主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细菌、遗传和其他疾病引起的龋齿患病概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学龄前儿童基数不断增大,幼儿的牙齿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话题,其中龋齿是最常见病之一。

因为牙齿是人体极重要的器官,它是人体消化器官的源头,没有健康的牙齿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消耗性疾病。口腔疾病已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种重点预防的疾病。我国也将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全国爱牙日,2021年提出了“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的中心主题,副主题是“从小养成刷牙习惯 一生乐享健康生活”。可见,人们的龋齿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

龋齿的易感期是在儿童的2-14岁,龋齿的危害除了会造成牙齿的缺损,影响咀嚼功能及对恒牙发育造成影响外,还会带来全身的影响,如影响儿童营养摄入、影响发音、病灶牙使身体的其它组织发生病灶感染等,甚至容易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障碍,因此培养幼儿从小开始预防龋齿的发生,注意牙齿的卫生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加强对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的关注是迫切而且是非常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显示,乳牙龋病已经成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口腔疾病。目前,中国3岁儿童患龋齿率为53.2%;4岁儿童患龋齿率为66.5%;5岁儿童的乳牙龋齿率为71.9%,并且还在逐年上升!这意味着,每10名5岁儿童中就有7名患有蛀牙。有些地区的研究调查更发现,2岁孩子中有20%存在龋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从数据看出,我国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以下(表1)是我园近几年的年度体检中幼儿龋牙人数情况:

年度

体检人数

龋牙人数

龋齿率

2019年

497人

225人

45.27%

2020年

588人

228人

38.76%

2021年

538人

143人

26.58%

2022年

530人

153人

28.87%

表1 2019-2022年幼儿龋牙人数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提到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基于以上我园年度体检情况,幼儿龋牙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防止龋齿,引起了我园的高度重视,而降低幼儿龋齿率成为我园的重要任务。

因此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0月40例3~6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

2、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家属做嘱咐孩子按时刷牙,少吃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的食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等问题。

②实验组: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的手册,向家长讲龋齿齿的危害,监督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自我预防措施;对孩子的饮食进行合理安排,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减少患儿牙齿表面的残渣;对患儿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的问题并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减龋齿齿的发生及引发的一系列口腔问题。

③观察记录: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及龉齿发生情况。

(1)调查研究法。家长在家园共育预防与治疗中主要采用试样方法进行试验,以了解幼儿是否能达到良好的口腔卫生状态以及牙周各部位对牙齿健康教育措施有无影响;如若发现问题,讨论其应采取何种矫治方案及建议并说明改进策略及具体实施步骤等内容。

(2)问卷调查法。从幼儿刷牙习惯、吃零食习惯、日常生活习惯和口腔保健行为习惯四个方面的调查问卷了解儿童口腔健康情况。通过发放幼儿龋齿相关问题家长填写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并对幼儿龋齿问题及家园共育策略性意见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进一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3) 统计学检验

观察分析法,使用随机样方差分析法、卡尔曼等计量检定来测定口腔疾病中各个指标与患儿龋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比分析,来判断家长和幼儿园对龋齿的预防与控制情况。

案例研究法,根据研究数据和实际现象对龋齿的预防与控制情况做出总结并提出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反馈信息,收集典型,积累案例,分析研究情况,并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随时调整研究方案。

行动研究法:首先与当地医院联系合作,定期邀请专业医生到园开展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其次教师针对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去更好引导延伸活动,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二、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分析

采用单独的观察法,实验组幼儿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3-6岁龋齿患病率明显低于单独对照。

家园共育预防工作中发现家长配合程度对儿童的发病状况有影响。对比分析:(1)实验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观念改变。(2)实验组结果出现不同程度上变化,整体来说效果良好,说明幼儿和家长干预配合程度对家园共育预防龋齿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得知:幼儿在3-6岁龋齿预防研究中,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对改善口腔环境、预防龋菌感染效果显著。分析显示:家园共育密切配合就会成果显著。其中家长和老师进行亲子互动交流时与孩子沟通问题或纠正错误行为的能力;也包括幼儿园方面应提供一些帮助或支持措施来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如刷牙礼仪等方式提高幼儿自护意识;家长和老师在进行家园共育时都应给予幼儿更多适当的引导,如饮食选择、卫生习惯等方式都能对龋齿预防有很大作用并对龋齿患儿有改善。

2、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

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明显,对患儿进行早期口腔治疗,可以使他们在3至6岁就能得到良好恢复,还可促进其大脑和内分泌系统正常发育。家长关注小孩牙齿健康,正确使用牙刷、牙膏及漱口液等,正确饮食习惯,防止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而导致的疾病。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主要是家长应加强家园沟通,多和幼儿园教师、牙科早教专家进行交流,家园合作让孩子了解更多口腔疾病知识,注意家庭环境因素对护牙形成的影响。

三、讨论

1、幼儿龋齿的行为学特征

幼儿龋齿的行为学特征是指口腔中有许多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牙齿发展阶段的护牙,避免牙齿发炎和其他机械性损伤,口腔环境因进食容易发生改变。

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进行早期预防龋病可以有效控制牙齿发病。1)形成初期牙齿的原因:首先从刷牙开始我们应该纠正不健康卫生和饮食习惯;其次要注意生活方式导致儿童产生各种疾病,如含脂食物及高热量食品对口腔有很大危害,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补充营养去提升身体健康状况,并在生活卫生习惯重视护牙。2)认识儿童牙齿发展阶段龋齿的原因:认识牙齿发展从乳牙期到替牙期再到恒牙期,预防龋齿最简易方法就是勤刷牙和饮食调控,避免牙齿发炎和其他机械性损伤,口腔环境因进食容易发生改变。

2、家园共育在幼儿龋齿中的应用

(1)预防龋齿。幼儿早期牙齿的形成,是一个由内而外、自而已己,因此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要注意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家长也可以利用电视传媒等媒介听一些关于预防龋病教育活动或讲座,让更多孩子知晓并学习这些技能技巧以及正确使用牙齿方法;同时幼儿教师还应该鼓励家长与幼儿园一起合作,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为牙齿预防龋病问题而努力,共同改善。结合家园共育资源,邀请医院防保科医生和口腔医生的家长到园,为各级家长和师生开设口腔健康专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了解龋齿行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家园合作。幼儿的牙齿问题,是一个家庭不可避免的难题,而解决这些口腔疾病则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

小五班大牙齿_20221019154724在幼儿园里开设“龋齿防牙计划”、“预防龋病知识讲座”、“牙科医生来义教”“小牙齿.大健康亲子绘本制作”、“爱护牙齿·我爱刷牙”打卡小卫士、“欢乐护牙歌谣”、“小医院牙科游戏”、“氟化口腔保健”等活动(见图1),给孩子们进行有关口腔健康防治的卫生教育(见图2);积极开展各种亲子互动游戏来与小朋友一起共同学习和分享一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故事,使幼儿的口腔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首先从家长调查问卷中汇总幼儿龋齿发生的原因,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观察了解造成幼儿龋齿的情况,找出原因,并进行家园合作有效防治龋齿的方法、手段,形成一系列的指导策略,最终有效降低幼儿患龋率,让家长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

微信图片_20211116163608 

图1 牙科医生义教              图2 保护牙齿健康教育

其次在全园各班级护牙环境创设活动,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和优势,形成坚持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形式与方法多样,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有实效;整体氛围美观、大方、标题明显、有图文并茂(能让幼儿所理解的),幼儿作品呈现多元,体现墙面与幼儿活动的互动功能。

3、家园共育治疗幼儿龋齿的意义

龋齿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其形成与口腔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其中幼儿早期牙齿发育尚未完全,要重视家园合作,在幼儿园主要预防烂牙入手、坚持刷牙打卡、健康饮食等学习和体验活动对他们形成深远影响。

(1)促进家园共育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和饮食行为的改善;通过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注意培养自己正确进餐姿势及漱口基本知识来减少龋齿产生量,使其形成一个良好卫生习惯的口腔环境并能长期坚持使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促进家园沟通和交流,增进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幼儿早期牙周炎患龋问题可以从预防及治疗、修复受损牙齿、改善口腔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4、预防幼儿龋齿的主要措施

(1)家园共同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幼儿口腔疾病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密切注意家长、幼儿园以及保健人员之间的关系。

(2)多开展龋齿相关知识讲座或活动,提高幼教工作者对患儿早期护牙知识与生活质量关注度;定期家园联系并建立健康手册,使父母及时了解自己在日常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等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3)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努力。预防龋齿治疗是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多种类型的牙科诊所和家庭医生在帮助改善牙齿问题与防龋病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措施大多只停留在表面阶段而未能根本解决问题;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且是一生陪伴的应该和幼儿园的启蒙老师一起家园合作着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快乐、温暖和温馨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进食含糖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吃后立即漱口。为了减少糖在牙面的停留时间,特别强调不在睡前进食并且睡前有效清洁牙齿的重要性。鼓励进食含纤维多又新鲜的食物,如蔬菜,除了它不具有致龋性之外,还有利于清除牙面的菌斑和存留的糖,所以鼓励和培养幼儿要爱吃蔬菜瓜果。并通过与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平时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钙、无机盐等营养食物,主动饮用白开水。通过课程活动并让幼儿了解少吃酸性刺激食物,临睡前不吃零食,不吃太多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磨损牙齿。

知道坚持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正确使用洁牙剂,目前主要的洁牙剂是牙膏。每次餐点、餐饮后,幼儿自觉漱口,有效清除食物碎屑并有缓解食物产酸的作用。 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见图3)。

微信图片_20221115103900
微信图片_20221115103724图3 护牙互动

结语

龋齿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等。但是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家园共育预防与纠正幼儿的龋病问题,不仅能改善儿童牙齿健康营养摄取状况,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行为观念以及促进口腔康复治疗方法。在家庭中实施(如: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坚持刷牙)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教育,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为目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增强身体的机体功能和免疫力。因此家园共育对幼儿龋病预防与纠正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爽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J].幼儿教育研究指南,2015,05(11):85-88.

[2] 周丽娟.昆山市锦华幼儿园儿童龉齿预防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94-3295.

[3]高扬.儿童龉齿的发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29-130.

[4]王倩,尹增潮,魏双平,等.综合干预预防幼儿园儿童龉齿效果观察[J].职业与健康,2015,31(22):3149-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