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朱宸,黎少贤(通讯作者),毛志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 目的 分析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8月-2022年5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的运动康复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实施,相比常规康复护理,更能够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

【关键词】 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疗法

脑卒中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疾病可引发肢体、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对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病情稳定后需要尽早康复治疗,以提升其康复效果,获得较好的预后。常规护理缺乏对脑卒中患者病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全面指导,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次研究将运动康复疗法应用在脑卒中患者预后指导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8月-2022年5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7岁,平均(55.5±8.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3-78岁,平均(55.0±8.7)岁。纳入标准: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认知及精神异常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指导患者在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尽早采取半卧位、坐位等锻炼。指导患者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并做肢体按摩。采取中医推拿、针灸等治疗,为期1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1)锻炼关节,先锻炼近端关节,再向远端发展。首先进行关节挤压、牵伸、搓揉,促使关节功能得到锻炼。手指关节屈肌痉挛的,需要持续缓慢拉伸。必要时使用矫形器矫正。(2)指导患者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摆放良肢位,定时变换体位,肢体功能不断康复后,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上肢关节被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桥式运动等训练。指导患者在能够自主活动后,进行训练站立、起坐及维持平衡功能训练。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床上坐起、床旁行走及迈步行走、上下楼梯等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如厕等训练,并逐渐开展负重训练。训练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进行调整。(3)上肢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外展、上举、后伸等训练,进行肘关节伸展及屈曲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从开始抓握球触摸球训练,并逐渐过渡到穿线等训练,以提升其手部功能康复效果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采取简式Fuggl-Meyer(FMA)量表进行肢体功能评估,总评分100分,评分与肢体功能成正比;采取Barthel指数评分法(BI)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总评分100分,评分与指标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康复效果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BI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5

33.2±3.4

82.5±7.0

45.8±6.3

80.2±6.2

对照组

35

33.8±3.1

76.8±5.6

45.2±6.0

72.8±5.3

t

0.771

3.762

0.408

5.367

P

0.443

0.000

0.685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脑卒中的临床抢救成功率不断提升,死亡率得到抑制[2]。临床研究的重点开始集中在脑卒中患者的病后康复中。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后遗症,常规康复治疗,针对的是患者整体神经功能的恢复,缺乏对运动功能的全面、规范化指导,因而临床出现脑卒中后偏瘫、截瘫的概率非常高[3]

本次研究对常规康复治疗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将运动康复疗法应用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关节训练指导,在其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对其进行关节活动、肢体按摩等康复指导,能够避免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情况产生,可极大的提升其康复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指导,保证患者能够执行全面、规范的康复训练,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确保每一项功能训练都规范进行,也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效果。研究显示

[4],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强,在通过刺激信号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后,会激活神经细胞活动,从而恢复脑卒中后脑部神经的支配作用,极大的提升患者病后神经功能修复效果,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病后肢体功能,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其独立性,使其尽早回归社会的效果显著。

综上,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的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尽早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元婧,胡晓丽. 头针运动疗法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9):55-58.

[2]石锴,李红杏. 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21,27(18):145-146.

[3]高媛,于清鹏.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154-157.

[4]谢庆,陈成斌. 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9):122-124.

通讯作者简介:黎少贤(1995年-)汉族,男,广西桂林人,本科,康复治疗师(初级),研究方向为肌肉骨骼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