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陈亚丽

惠水县人民医院 55060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病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更大幅度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肾功能;不良反应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肾脏疾病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一种综合征类疾病,食欲下降、乏力、夜尿增多等属于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1-2]。本文对比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透析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左侧肾脏病变8例,右侧肾脏病变22例;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5.2±0.5)个月;年龄41-76岁,平均(58.3±4.9)岁;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左侧肾脏病变10例,右侧肾脏病变20例;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1±0.8)个月;年龄43-72岁,平均(58.1±4.6)岁。两组研究对象,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数据比较,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结果数据,均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选用我院现有透析器,采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以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治疗的表面积为1.3平方米,血流量设定为250mL/min,透析液流量水平设定为500mL/min,每星期透析三次,每次持续4小时,对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治疗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以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治疗的表面积为1.6平方米,血流量设定为250mL/min,透析液流量水平设定为500mL/min,每星期透析三次,每次持续4小时。两组均治疗三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2)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3)病情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方法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在60%以上;有效:症状减轻,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在30%以上,但不足60%;无效:症状没有减轻,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不足30% ,或病情恶化[3]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处理,P<0.05时,可认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并分别以,[n(%)]和(±s)表示。

2结果

2.1 不良反应

对照组5例,治疗组1例,发生率16.67%和3.33%,组间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

组别

时间

尿微量白蛋白(mg/L)

血肌酐

(μmol/L)

尿素氮

(mmol/L)

对照

治疗前

8.97±1.05

83.64±8.57

23.95±2.71

治疗后

5.61±0.76

76.92±5.18

18.20±2.08

t1值

17.771

4.601

11.539

P1值

<0.05

<0.05

<0.05

治疗

治疗前

8.72±0.86

84.26±6.30

25.11±2.64

治疗后

3.25±0.71

63.58±6.71

10.38±1.65

t2值

33.626

15.404

32.437

P2值

<0.05

<0.05

<0.05

t值

15.556

10.789

20.193

P值

<0.05

<0.05

<0.05

注:t1、P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P2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P两组治疗后比较

2.3 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2。

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7(23.33)

12(40.00)

11(36.67)

19(63.33)

治疗组

30

11(36.67)

16(53.33)

3(10.00)

27(9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出现尿毒症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尿毒症患者由于机体内部的毒素不能够通过正常的代谢方式排出,使相关脏器受到严重的损伤,如果治疗不能够保证及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4-5]。本次研究说明,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更大幅度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琦,杨健.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 2019,29(11):49.

[2] 张雷,柯斯奇.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21):345-346.

[3] 葛敬标,尤青,张芳,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磷全段甲状旁腺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19(23):3206-3209.

[4] 邱建华.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6):470-472.

[5] 柳长青.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