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抗原分型检测对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Rh抗原分型检测对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张丽梅

楚雄州人民医院  输血科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探究Rh抗原分型检测对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试管法对我院74例抗筛阳性患者的Rh抗原实施分型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此类患者实施单特异性抗体检查。结果:患者在所有抗体表型中最多的为DCe,而对患者所在科室详细记录得出,大多数患者为血液内科等日常用血较多的科室。结论:在第一次为患者实施输血时,若开展Rh抗原分型的工作,并进行匹配输注,能有效避免患者在输血过程中产生Rh系统的抗体,以保障更安全有效的输血。

关键词:Rh抗原分型;反复输血;抗体筛查

Rh血型是除ABO血型系统外最为重要的血型系统,其结构非常复杂,抗原数目较多[1]。临床上最主要也最容易见到的5个,主要为抗原D,C,c,E,e,而免疫原性最强的抗原为D抗原。针对D抗原的重要作用,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已要求对D抗原施行同型输注,而且D抗原阴性者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只占0.3%-0.4%,因此在近几年来出现有D抗原阴性所产生的非同型血已经非常少见了。但是由于部分血液系统出现疾病的患者需要实施反复性输血治疗,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现象正逐渐增加。对此类患者实施抗体检测之后发现大多数患者主要是由于体内出现Rh系统的同种抗体,而在此之中最多的主要为抗-E[2]。因此为了可以帮助患者更安全以及更有效地实施输血工作,我院则展开了相应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近一年内接诊的17234人次检测中有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74例。参与患者平均年龄(43.2±4.5)岁,男性31例,女性43例,比对其他各项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

1.2方法

不规则抗体的检查。采用盐水介质以及抗人球蛋白检测卡的方式对患者血清当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实施筛查,只需要任一方法检测出阳性即可。依次为74例患者实施检查工作。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所有仪器均符合国家标准,且保证当日质控在控。[3]

1.3观察指标

通过培训专业人员负责对此次实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工作,观察记录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所在科室。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²校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患者Rh抗原分型的检查结果

通过统计所有患者的抗原分型得出,患者抗原分型大多数情况为DCe。见表1。

表1 统计患者Rh抗原分析检测结果(%)

抗原分型

N(%)

抗E(n)

抗C(n)

抗c(n)

抗e(n)

DCe

31(41.89)

20

0

4

0

DCce

6(8.11)

4

0

0

0

DcE

3(4.05)

0

1

0

1

DcEe

4(5.41)

0

2

0

0

DCcEe

27(36.49)

0

0

0

0

ce

1(1.35)

0

0

0

0

Dce

2(2.70)

1

0

0

0

总共

74(100)

25

3

4

1

2.3统计患者所属的科室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血液科等用血量较大,为患者实施输血次数较多的科室占有比例最大。见表2。

表2 对患者的科室分布情况的统计(%)

科室

N

Rh抗原人数(%)

血液科

20

10(13.51)

急诊科

20

10(13.51)

消化科

10

5(6.75)

肿瘤科

10

2(2.70)

妇产科

5

2(2.70)

肾内科

9

4(5.40)

总计

74

33(44.59)

3.讨论

由于Rh系统的血型抗体的作用,人们对此类抗原抗体出现的反应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关注程度,因此在当前生活中,关于抗D抗体的存在已经非常少了[4]。但是Rh系统内的其他抗体依然存在,主要因为当前的医疗检测并不针对此类抗体,因此实施相应的检测较少。在对患者实施输血时未进行Rh分型匹配性输注,而是随机盲配,当患者在接受该血液时,体内的抗原之间有着明显差别,在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造成抗体的产生[5]。别是反复多次输血的慢性病人,反复刺激更容易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为了确保在对患者实施血液输送时的安全性,我院则展开了此次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此次参与实验的Rh抗原系统实施检测,发现出现有Rh系统的不规则抗体总共有33例,其中主要为抗E。由此可以发现,抗E逐渐成为患者输血时出现溶血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在当前对患者实施输血时,通常会对患者的Rh(D)抗原做出检查,在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就会对患者实施相同血型的输血治疗方式,但在此阶段的并没有将E抗原等实施检测,而E抗原阳性和阴性人群大概各占了一半,使得随机输血后产生E抗体的概率很大。在对这74例患者科室分布统计中发现,此类患者大多处于急诊内科,血液内科等科室,而这一类科室所接收的患者通常为大出血患者,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对血液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为其实施多次输血治疗,因此身体内接收外来抗原的概率相对更大,从而导致抗原受刺激产生抗体的概率也相继增加。患者体内出现有同种抗体的情况下,医师再为患者实施之后的输血治疗时,会加大治疗难度,一方面是无法快速得到与患者相互匹配的血液,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会导致患者出现溶血反应的概率增加。并且同种抗体在产生之后就无法通过人为手段将其消灭,只有通过时间的消耗将其含量逐渐减少,但是若患者再次接触此类抗原,则还会再次产生相应抗体,并造成严重的溶血反应现象。

综上所述,在为患者实施献血收集工作时若对献血人员检测RhD等抗原,以及在为患者实施输血时进行Rh分型,并按照Rh系统的五个抗原相同原则或者少抗原匹配原则,即使无法满足也可以规避重要抗原的三级原则下完成交叉配血,从而大大降低患者在输血之后出现同种抗体的情况,保障在输血时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江灵,王华,王静,王雨涵,杨倩,吴世梅,黄远帅.RhCcEe抗原配合性输血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2,35(09):168-170.

[2]吕彬.临床待输血患者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2,32(02):84-87.

[3]巨小英,刘艳梅.RH血型E抗原对输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0):1625-1626.

[4]王晓宁,赵震,刘冰,李凌波.临床待输血患者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04):801-805.DOI:10.13481/j.1671-587x.20180420.

[5]阳志勇,陈芝喜.Rh抗原分型检测对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02):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