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患者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对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急诊输液患者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对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黄燕瑜

(厦门市仙岳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输液患者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对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228例输液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3例: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行常规干预措施)与实验组(85例: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行预见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非计划拔管率(2.35%)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主要为脱落,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科输液置换中预见性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干预效果。

【关键词】急诊输液预见性干预措施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急诊科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降低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伤,同时降低急诊抢救操作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但是对于静脉留置针患者中易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1]。非计划拔管事件可致临床治疗不及时,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同时患者再次置换可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进而诱发医患纠纷,影响医院声誉,因此,探究诱发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原因,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费计划拔管发生率显得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228例输液置管期间分别行常规措施以及预见性干预措施患者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行常规干预措施143例患者中男73性、女70例,年龄在21岁~78岁、平均年龄(48.61±1.45)岁。实验组: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行预见性干预措施85例患者中男45性、女40例,年龄在23岁~77岁、平均年龄(48.60±1.46)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由我院急诊科收治且需开展急诊抢救治疗。(2)患者均顺利建立静脉通道并完成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此外,患者均获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入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2)排除合并全身血管疾病患者。(3)排除静脉留置针局部皮肤缺损或罹患全身皮肤疾病患者。(4)排除神志异常以及精神异常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干预):急诊科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实施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并在置管后遵循医嘱实施静脉给药,在患者静脉给药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以及静脉留置针局部皮肤变化。

1 1.3.2实验组(预见性干预):(1)回顾性分析实施常规干预期间诱发非计划性拔管原因,①护士因素: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巡视不及时、宣教不到位,均可致使静脉留置针保护固定方式不妥。②患者因素:患者因不知道管路的重要性,在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情绪躁动,不配合治疗,在活动时拉扯管路。③敷贴脱落:护理人员在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相关操作后敷料仅常规固定,此外,患者出汗较多,可导致敷料粘性下降。④管理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评估工具,此外,护理人力不足,室内光照、噪音刺激。(2)针对相关问题,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在开展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前与患者主动沟通,结合患者病情强调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对提升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性。此外,列举既往配合临床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案例,以安抚患者负面情绪。②在实施相关干预前后均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患者状态,1-4分均采取常规约束,5-6分常规约束的同时,将静脉留置针一侧手臂,弹力绷带固定在床尾。7分患者在应用常规约束、弹性绷带、固定至床尾的同时应用网状手套。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非计划拔管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病因,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患者管路滑脱发生次数/同期管路留置的住院患者总次数)。X100.00%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非计划拔管率发生情况

实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  [n/%]

组别

n

非计划拔管人数

非计划拔管率

实验组

85

2

2.35%

对照组

143

7

4.90%

X2

5.049

P值

<0.05

2.2非计划拔管原因

实验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主要为留置针脱落,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为手撤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原因   [n/%]

组别

n

脱落

手撤掉

脚撤掉

踢被子带出

非计划拔管率

实验组

143

2

0

0

0

2.35%

对照组

143

2

3

1

1

4.90%

X2

5.049

P值

<0.05

3讨论

急诊科输液过程中难度较大,同时为保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挽救患者生命,需通过静脉通道大量输注药物,反复静脉穿刺可增加静脉炎以及患者治疗痛苦,静脉留置针的出现可极大程度降低急诊护理人员工作量,提升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3]。但是急诊科输液过程中患者对相关操作有不同程度的抗拒,在遵循无菌操作完成常规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操作后,易出现非计划性导管脱落,因此,探究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导管脱落原因对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显得十分重要[4]。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采取常规护理患者个体情况,并针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导管脱落原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同时应用评估量表评估患者个人状态后强化静脉留置针固定操作,结果显示,实验组非计划性导管脱落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急诊科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导管脱落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周利娟. 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2020,10(12):169.

[2] 刘莹.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留观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特别健康,2019,25(32):249-250.

[3] 阿衣古丽·阿巴斯,崔世红,郭璇. 人性化主动沟通及延续性护理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2,44(2):310-313.

[4] 洪红,程玲. 急诊输液室实施护理补位服务对护理投诉及护理差错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2):2117-2119.

个人简介:黄燕瑜,出生于1986年4月23日,女,汉族,南安,急诊科,主管护师,本科,急诊科护理,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