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比较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李强

双鸭山双矿医院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单髁置换术)和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每组均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更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单髁置换术用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术后疼痛较轻。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骨性关节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nilateral condylar replacement and total knee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l compartment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joint. Methods: 7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ngle condyle replace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knee replacement),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and the VA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onocondylar replacement for medial compartment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joint can improve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and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Key words: total knee replacement; Monocondylar replacement; Osteoarthritis

近些年来,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其中,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也会让患者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1-2】。为了尽快消除该疾病的症状,一般会考虑采用手术方法。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要尽快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改善。在临床治疗中,一般可以采用单髁置换术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为了探究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此研究收取7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两组,每组均35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0-80岁,平均(60.5±6.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79岁,平均(60.3±6.2)岁;此次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差异,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术,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将侧肢体放在托架,弯曲90度,在髌旁内侧做切口,约5~8cm,将内侧间室暴露出来,清理骨坠以及内侧半月板,不能够损伤冠状韧带,不需要松解软组织。在胫骨平台5~7cm后方行胫骨截骨,结合股骨平台选择适合尺寸的假体,完成股骨试模安装后要将假体覆盖于内侧骨皮质之上,对周围骨髓进行修整,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首先安装股骨平台假体,然后安装股骨假体,最后安装活动形衬垫,将残余骨水泥清理,假体稳定之后,放入引流管,将切口关闭。

观察组患者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术,从髌旁内侧作为入路,在膝关节的正中央行切口约12cm,将脂肪垫、增生骨膜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多余的骨赘等充分剔除,然后、在股骨和胫骨处分别的进行水内水外定位在古古平台5度后方清洁骨江古古捂住外翻结果试模测定内侧和外侧间隙安装假体,将多余骨水泥清除,保证骨关节的稳定性和髌骨轨迹,做好引流工作,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运用HSS评分表,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运用VA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疼痛度评分,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度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对比统计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为计量资料表达方式(x±s),采用t检验,结果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

小组

n

术前

术后

观察组

35

44.71±5.96

87.21±4.76

对照组

35

44.57±5.88

69.92±2.26

t值

0.028

19.401

P值

>0.05

<0.05

2.2术前和术后的VA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并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

小组

n

术前

术后

观察组

35

7.34±0.98

2.94±0.55

对照组

35

7.63±0.95

4.82±0.84

t值

1.257

11.077

P值

>0.05

<0.05

3讨论

膝关节内侧间时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炎疾病进展比较慢,但是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是长期服药下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还容易对心脑血管等疾病带来负面影响,情况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呆滞等情况【3-4】。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属于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考虑使用全膝置换术手术方法,以此来改善疼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但是这种手术方法所造成的创伤程度比较高,也容易对各间室造成损伤。在微创手术的应用下,通过单髁置换术的应用,其运动学更加符合健康人状态,术后可以更好的保留患者的本体感觉,而且手术切口比较小,手术操作的时间也比较短,术后并发症比较少,临床疗效受到了患者的认可【5-6】。

在此研究中,术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时,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较,采用单果置换术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术后患者膝关节恢复功能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坚,陈孙裕,肖展豪等.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2):1146-1148.
[2]张催,陈游,张春雷等.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中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2):192-197.
[3]冯硕,查国春,郭开今等.单髁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最好技术与最好疗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9):3072-3079.
[4]杨俊兴,樊粤光,李田珂等.关节镜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对膝不同间室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5(4):440-445.

[5]雷堃,张文,高磊,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评价[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3).
        [6]刘晓东,凃意辉,蔡珉巍,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严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