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陶艳,尹树山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637100

【摘要】 目的 研究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可帮助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阿帕替尼;生化指标;不良反应

乳腺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类疾病,其发病率水平能够达到 24%左右,属于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癌症[1]。本文研究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中已婚患者27例,未婚患者3例;已产患者24例,未产患者6例;左侧病变11例,右侧病变19例;年龄36-75岁,平均(54.2±3.7)岁;患病时间1-8个月,平均(2.2±0.4)个月;治疗组中已婚患者25例,未婚患者5例;已产患者22例,未产患者8例;左侧病变13例,右侧病变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4.4±3.6)岁;患病时间1-9个月,平均(2.5±0.4)个月。两组研究对象,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数据比较,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结果数据,均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第1天应用紫杉醇前12小时,口服20mg地塞米松,前30min肌内注射50mg的苯海拉明,静脉注射300mg的西咪替丁,按照135mg/m2的剂量标准,通过注射方式给予紫杉醇,连续3小时;第2天,按照300mg/m2的剂量标准,静脉滴注卡铂,以三个星期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三个周期。治疗组: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餐后30min口服500mg阿帕替尼,每日一次,如果有明显不良反应,及时停药,以三个星期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三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病情治疗效果;(2)不良反应;(3)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1.4 评价方法

显效:肿瘤病灶消失,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有效:肿瘤病灶的缩小程度在50%以上,且该状态的保持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无效:肿瘤病灶缩小程度不足50%,或进一步扩大,或有转移灶出现[2]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处理,P<0.05时,可认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并分别以,[n(%)]和(±s)表示。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1。

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7(23.33)

12(40.00)

11(36.67)

19(63.33)

治疗组

30

11(36.67)

16(53.33)

3(10.00)

27(9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23例,治疗组14例,比例76.67%和46.67%,组间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两组治疗后PF4、MK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2。

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MK(pg/mL)

PF4(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717.94±35.31

583.52±21.64#

0.34±0.09

0.25±0.05#

治疗组

718.15±34.72

417.19±18.08*

0.33±0.05

0.09±0.02*

t

1.261

37.429

1.426

3.520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护理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导致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共同影响下,处于异常增殖状态下,最终导致发病[3]。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每年被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超过30万,在经济发达区域表现得最为明显,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4-5]。本研究说明,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可帮助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颖, 王觉, 王萌. 阿帕替尼对乳腺癌 MCF-7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 VEGF自分泌作用的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0,23(2):15-16.

[2] 潘妍, 施育鹏.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生存周期及血清 sIL-2R,VEGF 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27(2):114-115.

[3] 李艳芳, 姜海英, 李倩, 等.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41(10):780-781.

[4] 张化芝, 李晓双, 郭晓烨, 等. 阿帕替尼通过抑制糖酵解途径对乳腺癌MDA-MB-231 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作用[J]. 肿瘤防治研究 ,2019,46(5):22-23.

[5] 张圣村, 马敏, 徐丽丽. 阿帕替尼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 细胞侵袭[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 志 ,2019,38(10):6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