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洪彬彬

(厦门市仙岳医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9)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行为护理运用到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7至2022.6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研究,并用盲选法分成对照组(23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23例,予以心理行为护理),探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依从性。结果: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认知功能评分以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心理行为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病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心理行为护理认知功能影响

本文择取我院46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试验研究,了解心理行为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21.7至2022.6收治的46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试验分析,并用盲选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12,女11,年龄31-65岁,均值(50.29±3.08);后者男10,女13,年龄30-64岁,均值(50.34±3.37)。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及生活状态,避免其接触危险物品,保证其可以按照医嘱服用相关药物。

1.2.2试验组 予以心理行为护理: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注重调查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家庭是否有精神病史;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用药治疗重要性等方面内容,切实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互动交流,予以患者语言鼓励,让其树立疾病治愈信心。同时,要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引导患者自主开展洗脸、刷牙等日常基础生活操作,提高其自理能力;住院过程中,要保证患者每天定时定量参与户外活动,或适当组织相应文艺表演活动,鼓励患者参与,让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护理效果对比:显效: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可自主独立生活;有效:患者认知功能逐渐恢复,可自主进行一些基础生活操作;无效:未达上述效果[1]。②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对比:借助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评析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满分100,分值与认知功能呈正比[2]。③依从性对比:对患者饮食能力、自护能力以及情绪自控能力进行评析,总分0-100,分值高说明其依从性好[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1.0软件处理;例数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3

9

8

6

17(73.9)

试验组

23

15

7

1

22(95.7)

χ2

-

-

-

-

4.213

P

-

-

-

-

<0.05

2.2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对比(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3

45.32±8.02

58.43±4.65

试验组

23

45.19±8.16

79.75±5.20

t

-

0.054

14.657

P

-

>0.05

<0.05

2.3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依从性对比(分,±s)

组别

n

饮食能力

自护能力

情绪自控能力

对照组

23

61.22±4.67

53.64±5.85

68.31±5.82

试验组

23

80.35±3.18

79.28±3.71

88.47±4.43

t

-

16.238

17.751

13.219

P

-

<0.05

<0.05

<0.05

3讨论

精神分裂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该病目前尚未有明确致病因,大多患者是由心理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和刺激导致的精神分裂。其中慢性精神分裂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极易对患者情感、感觉以及行为等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其出现幻视、幻听、焦虑、易怒、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对患者日常自主行为能力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所以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但由于常规护理过于注重药物干预治疗,而对患者行为及心理干预程度相对缺乏,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此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切实提高其日常自主行为能力,加快其病情恢复进程。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干预力度,通过有效引导患者主动沟通交流,并予以适当鼓励和语言安抚,让其树立疾病治愈信心,并从中感受关爱,以此来缓解易爆易怒、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4]。另外,根据研究显示,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认知功能评分以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予以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心理行为护理,可以积极提升其行为能力,真正实现日常生活自理目的,通过组织相应社团活动,锻炼其社会行为能力,让其可以尽早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心理行为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病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208.

[2]蒋娇霞.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17):219-220.

[3]隋和玲,褚霞南.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7):20,19.

[4]陈志明.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141-144.

作者简介:洪彬彬,出生于(1991-03-12),汉,福建厦门,精神科3病区,护师,大专,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