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能源危机看中欧制度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从欧洲能源危机看中欧制度差异

吴寒

九江市第六中学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多国陆续陷入比往年更为严重的能源危机。天然气供给不足、电力资源紧张,部分国家不得不采取严格的限电措施,以求缓解能源压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欧洲能源危机的持续加剧?除了冲突本身的传导效应以及经济规律,不难发现其背后还存在制度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欧洲诸国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找出隐藏在表象原因背后的制度因素,并将中、欧制度进行对比,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欧洲能源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原因

俄乌冲突以来,西方以支持乌克兰为名,推动激进的对俄制裁措施,试图利用限制俄能源贸易来扼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其结果却是换来俄罗斯停止对欧洲输出天然气的反制。加上欧洲诸国仍然坚持在其他方面对俄能源贸易价格设置壁垒,甚至有别有用心之人对北溪1管道蓄意破坏,俄欧之间的天然气贸易严重受阻,几近中断。长期以来,欧洲的传统能源对外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天然气能源超八成依靠国外进口,其中又有三成左右的天然气由俄罗斯提供。现在由于地缘政治的冲击,天然气进口量骤降,直接冲击欧洲能源供应市场,引发欧洲能源危机。

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为应对即将来临的冬季,欧洲诸国开始寻求相应的替代能源,导致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但在环保目标的引导下,欧洲长期高度依赖清洁能源,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要重新成为发电的主要力量困难重重。加上今年异常干旱的气候,水利发电量减少,航道的资源运输能力减弱,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电能需求压力骤增,导致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引发通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能源危机持续加剧。

二、欧洲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及其问题

能源供不应求是市场机制下常见的经济现象,欧洲每年冬季都会面临相应的情况,但若处置不当,或有其他人为因素干预,则可能刺激能源危机升级。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欧洲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是市场机制失灵、能源结构缺陷和地缘政治博弈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应对这场危机,欧洲各国一方面努力寻找新的天然气供给源,和可替代能源,一方面同时采取更为严格的限电措施。表面看起来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然而至今也没能明显改善危机状况,甚至还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趋势。细看其措施,不难发现其中透出的不少不合理之处。

从开源方面来看,其实只要欧洲不主动卷入俄乌冲突,不找借口去制裁俄罗斯,恢复对俄的正常能源贸易,就可以轻易化解危机。然而欧洲多国舍近求远,选择了向中东寻求能源合作或从美国远洋运输昂贵的天然气,甚至准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重启早已停用的煤炭能源系统。然而,中东国家能源产量同样有限,且出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不会为了明显不稳定的局势而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天然气产量。仅依靠中东,无法彻底填补欧洲的能源缺口,且欧洲各国的大量求购,也会导致中东能源价格上涨,负面影响外溢至全球。

美国的能源储量世界排名靠前,但横跨半个地球的距离,让远洋运输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都相当高昂。若大量依靠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则会大幅提高欧洲天然气价格,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胀,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再看节流方面,欧洲多国出台严格限电措施,以法国为例,要求除机场和火车站外的所有商店关闭灯箱广告的照明,每晚提前关闭埃菲尔铁塔的景观灯,超市商场提前一小时结束营业,甚至有部分国家对生产生活用电每日拉闸3小时。这样的强制停电措施的确能减少一定的能源消耗,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

对家庭用电限制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性,降低生活质量;对商业用电限制会明显减少营业收益,对景观灯的用电限制会对旅游业和夜市经济等第三产业造成冲击,对生产企业的用电限制将直接造成产品供给困难,生产成本上升,进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供需失衡,引发市场秩序崩溃。

三、欧洲应对措施背后的制度因素

   面对能源危机,欧洲各国采取的措施可以说杯水车薪,甚至部分措施看起来匪夷所思,这背后暴露出的根源其实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能源危机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而国家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国家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欧洲,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财团作为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有限的生产资料。在平时,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统治者会给予劳动人民少量的福利待遇,以便更好地掩盖其剥削的实质。然而在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时,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理所当然会优先满足自身的需要,维护本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而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则会被排除在利益圈之外。因此,即便停电会影响生计,民众也无可奈何,毕竟统治集团拥有能源的支配权和优先享用权,在民众被迫为昂贵的燃气费和电费埋单时,统治集团却依然坚持他们自身的利益优先,操控着国家政策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甚至从某些不可告人的交易中聚敛大量的财富。

唯利是图才是资本家的首要目的,国家机器则是统治者最好的赚钱工具,为此,他们可以牺牲平民百姓的生计,甚至不顾及低收入人群的死活,勾结别国在北溪1天然气管道上留下险恶用心的弹坑创口。这是人民与资本集团之间无法弥合的利益鸿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缺陷隐患。

四、中、欧制度的差异

相比之下中国在应对这类问题时就显得合理而人性。如果类似情况发生在中国,我们会怎么做?中国共产党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面对困难共克难关,而不是独享资源趁机敛财。有此推断并非信口开河,中国过往的历史经历中就曾有过艰苦奋斗抗击灾害的年代;有过同仇敌忾击退强敌的时期;到了新时代,我们也正在举国同心应对疫情的冲击。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做到始终团结一致,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没有党派自身的特殊利益。国家作为统治工具,在中国维护的是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

以新冠疫情的应对为例,在欧洲部分国家打着自然免疫的旗号实行自然淘汰机制时,暴露的本质就是统治集团不愿用自己的财富去挽救平民百姓的生命。老者弱者被迫失去求生的权利,人权在那里只是写在标语中的漂亮修辞。而中国选择了不计代价尽全力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创造的奇迹数不胜数。老弱人群有安全感,全体人民有幸福感,这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显著优势。

若说欧洲诸国之所以宁用经济代价去换“政治正确”是因为与乌克兰利益相关,那中国亦与俄罗斯是战略合作伙伴,同样作为俄乌冲突的利益关联者,中国并没有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道义制裁”,中国的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恰能在复杂的国际纷争中最大化地保障本国人民的利益,让中国更好地成为一个高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国家,更踏实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美企借欧洲能源危机大发横财 美国收获的不止金钱[N]. 陈小茹.  中国青年报. 2022-10-13 (009)

[2]能源危机之下 欧洲经济预感“凛冬将至”[N]. 于超凡,陈晓航,青木.  环球时报. 2022-03-31 (011)

[3]欧洲能源危机或加剧[N]. 莫莉.  金融时报. 2022-10-11 (008)

[4]刘玲玲.发展中国家也是欧洲能源危机的受害者[N].中国煤炭报,2022-11-08(007)

作者简介:

姓名:吴寒,性别:女,出生年月:1990年1月,籍贯:湖北黄梅,出生地:江西九江,民族:汉族,单位:九江市第六中学,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