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金苑

浙江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321000

【摘要】ICU属于临床救治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患者多病情危急、抵抗力较差,多伴随严重潜在性疾病、以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法,均存在介入性导管治疗,上述因素均导致ICU发生医院感染几率远高于其他普通科室,严重感染甚至出现死亡。ICU病室患者均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部分患者给予适当约束以及镇静药物治疗使患者肌力下降,甚至丧失,多合并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回归社会以及功能康复造成严重威胁。伴随着医疗科技进步与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对于ICU患者在离床活动方面不断深入研究。在ICU病患病情允许条件下,提倡早期离床活动是一种改善预后的可行性策略,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必要性。本文就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 ICU;早期离床活动;护理;研究进展

ICU属于临床重症监护室,该科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大多数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呼吸困难,需要辅助进行气管插管等机械通气的方式来维持呼吸,从而延长患者的抢救治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了病死率[1]。但若出现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也无法将病情逆转,具有极高的病死率[2]。对于ICU大部分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导致病患动作活动受限,且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以及长时间镇静治疗,极易获得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加上ICU是一个封闭病室,不允许家属照顾与陪伴,长期卧床休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离床活动主要是指,病患在床上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床旁或者椅子上活动,直至可以进行床旁走动,最终可以离床达到自己步行行走[4]。近几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中对ICU早期离床活动的报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前ICU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干预进行探究。

1ICU早期离床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疾病类型复杂、严重且病情进展较快,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生命体征紊乱等情况,均会辅助给予呼吸机气管切开治疗和心肺复苏治疗等措施,很多患者还需要其它各种置管治疗,这些治疗方式是临床上紧急挽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措施之一。ICU护理服务工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难度和挑战。由于大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危及,极易发生谵妄,依据《危重患者持续性使用镇静麻醉药物的临床实践指南》[5]中关于镇静药物使用说明,对于ICU 患者给予镇静药物后,导致患者肌力水平下降,甚至丧失。通过早期离床活动可以降低谵妄几率,缩短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对于部分气管插管患者,通过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有效维持呼吸通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抢救手段,但由于该操作具有创伤性,若不能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可能会增加感染几率,开展早期离床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机体血流平稳,缩短气管插管时间,降低感染几率,利于提前拔管。评估病患病情状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早期离床活动,可以有效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精神状态,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

2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影响因素

对于ICU患者开展早期离床活动,对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提高预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影响因素:(1)安全问题。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担心自身病情不稳定,对离床活动存在恐惧、害怕心理,害怕导管脱落,跌倒等情况发生,导致早期离床活动效果不佳;(2)医疗资源受限:对于危重患者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早期活动,但医院缺乏相对应医疗设备,增加患者跌倒、或者功能障碍风险,不利于疾病康复;(3)医护人员认知影响:对于危重患者医护人员那缺乏早期离床活动的意识,以及对离床活动干预措施不完善等因素,进一步阻碍早期离床活动的开展

3ICU早期离床活动护理干预措施

3.1早期离床活动判断标准

通过以下4个部分进行评估,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以及其他,呼吸系统考虑,对于机械通气患者,PEEP不超过10cmH2O、SaO2大于90%,呼吸频率低于30次/min,则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离床活动;心血管系统中血液循环稳定,神经系统中,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指令,其他方面,患者经中心静脉穿刺、获得性衰弱、透析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均可以开展离床活动。

3.2 离床活动时间

临床中对于病患离床活动时间没有统一标准,依据病患心血管稳定24小时后,可以开展离床活动,机械通气患者在呼吸系统稳定48小时后,可以进行早期离床活动。

3.3早期离床活动四级康复法

对于一级康复活动: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以及配合药物镇静,需进行床上肢体被动运动,对肢体进行按摩,以及间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并对关节每日活动3次,每次15min。二级康复干预:患者已经清醒,但没有离床活动条件,则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早期主动活动,增加肢体活动量。三级康复活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床旁或者椅子上进行肢体站立、关节活动;四级康复干预:病患已经具备完全离床活动条件,可以指导患者在病房分活动肢体,锻炼四肢协调能力,在运动中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通过标准化评估患者当前病情状态以及肢体功能能力,强化目标,评估进展,再指导患者开展早期离床活动,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恢复状态、多学科团队的沟通与协作以及科学计划实施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维维,权明桃,吴华炼,付贞艳,游彤阳. 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0):892-895.

[2]吴华炼, 辜甜田, 陈淼, et al. 早期离床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 33(11):5.

[3]林桂兰. ICU患者早期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J]. 饮食保健, 2016(19):41-42.

[4]张霞. 早期活动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及住院情况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5):3.

[5]赵红,李华英. 早期活动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及住院时间影响[J]. 人人健康, 2020, No.523(14):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