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石圣洁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1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开该院9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情况 (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 )、干预后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社会、心理、环境等维度GCQ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提高舒适度,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诊目标策略;针对性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病菌入侵肺实质导致的炎症病变,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病死率高,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加强护理干预,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转归。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情危重,护理不到位易出现意外,护理难度较大,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欠佳。针对性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要求针对施护重点及患者身心个体特征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尤为显著,且以目标策略理论为指导,能够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达预期目的,对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开该院9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致病原检测、影像学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导管监测技术、超声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异常或沟通交流能力受限,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②合并重症肺炎、肺动脉栓塞、心功能不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等。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4~77岁,平均(59.69±7.35)岁;肺部感染时间1.5~5.5个月,平均(3.48±0.69)个月。观察组32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60.37±7.47)岁;肺部感染时间1.2~5.9个月,平均(3.73±0.7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①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急促、憋气、发热等症状则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②加强环境干预,严格落实隔离消毒措施,每天对病室消毒2次,病房门口放快速手消毒液,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③告知患者相关药物使用次数、每次使用剂量,叮嘱其严格遵医服药;④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营养支持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识别障碍。成立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讨论等方式明确重症肺炎护理策略,及时发现阻碍临床护理工作实施的因素,集体制定解决方案。(2)明确护理目标并制定方案。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以护理服务得到患者认可为护理目标,评估患者身心状态、个体特征,结合其护理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3)实施步骤。1)健康宣教。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容易过分担心病情。且对治疗情况不了解,会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为此,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使其明确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2)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中,常忽视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由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治疗依从性,还会影响其预后效果。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可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3)气道及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促进通气,减轻肺部压力。并可保证肺脏膨胀,积极发挥氧合功能。为防止患者气道和管路堵塞,需要对气管插管等管路进行固定,防止管路扭曲、移位、折叠。指导患者头向一侧偏,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并积极排痰,保持其呼吸畅通。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清洁,涂抹护肤霜,使用抗压力贴,防止压疮发生。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病房进行消毒。为患者翻身、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定时更换尿袋,清洁穿刺部位,防止出现感染。5)对呼吸机进行管理,进行无菌操作。吸氧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胀气、气胸或者呼吸困难等呼吸机相关并发症。6)营养支持。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半卧状态下进行鼻饲,速度保持在 20ml 左右。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逐渐调整鼻饲量。7)用药护理。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会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不适反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1.3观察指标

①康复情况: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 停留时间。②舒适度:以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估两组舒适度,包括生理 (5~20分)、心理 (11~44分)、社会(6~24分)、环境 (6~24分) 等4个维度,总分28~112分,评分越高表明舒适度越高。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由年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3部分评分组成,满分71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在干预前后各评估1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的水准α=0.05,当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停留时间

观察组

47

16.07±3.19

20.18±4.06

对照组

47

18.92±3.23

23.87±5.14

t

4.211

3.788

p

0.011

0.000

2.2两组 GCQ 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维度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GCQ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

社会

心理

环境

观察组

47

14.32±2.48

18.52±2.23

30.16±3.15

20.03±2.05

对照组

47

10.29±1.79

15.18±2.02

25.62±2.68

16.62±1.94

t

8.805

7.436

7.349

8.098

p

0.013

0.025

0.007

0.030

2.3两组干预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 APACHE Ⅱ评分为 (26.48±3.71)分, 对照组APACHE Ⅱ 评分为 (25.76±3.62) 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t =0.931,P =0.354);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为 (11.37±1.21) 分, 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为 (15.13±1.42) 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t =13.541,P<0.001)。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患者在经历疼痛折磨后,又面临严重的并发症,加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家属无法陪伴等,多数患者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后续治疗,少数患者甚至放弃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易出现死亡,对患者心理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认为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机体功能及预后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常规护理干预是根据既往经验及医嘱等进行,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导致患者受益有限。而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目标,实施相应护理策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身心特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早期康复为主要护理目标,并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治疗干预、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积极态度面对,并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工作,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维度GCQ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本研究给予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对患者进行全面、规范健康教育,介绍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疾病知识、并发症防治方法等,能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并关注病情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提高舒适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郭东玲.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5):157.

[2]王荣杰,王立春.在胸痛中心组织建立胸痛护理小组对于胸痛护理质量的优化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8):140-141.

[3]陈英爱.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276-277.

[4]邓菁,薛珍,游荣枫.专职化护理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85-188.

[5]陈丹,徐青.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29-131.

[6]刘红春.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对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