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针灸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

郑其平

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目的针对针灸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焦虑症伴有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及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评分无较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PSQ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时给予针灸治疗,可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有助于睡眠质量改善与生活质量提升,且不会有不良反应,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字】针灸;焦虑症;睡眠障碍;SAS;SDS;PSQI

焦虑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通常在精神与躯体两方面都有表现,精神方面会出现恐惧、忧虑、紧张、不安等诸多不良情绪,躯体方面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性兴奋,发生心慌、头痛、头晕出汗等症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睡眠障碍在焦虑症并发症中最为常见[1]。有研究表明,当患者睡眠障碍得到缓解时,焦虑症也会有所减轻。目前,临床治疗睡眠障碍主要以抗抑郁、催眠药联合治疗为主,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长期用药治疗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效果并不理想,现就将针灸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伴有睡眠障碍74例焦虑症患者,通过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18±2.34岁,病程1-5年;实验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39±3.18岁,病程2-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1)存在焦虑症伴失眠障碍的相关症状,且以确诊。(2)短期内没有服用催眠类、精神病药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3)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焦虑症严重,无法配合开展研究工作。(2)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我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酌情增减用量,调整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辅助患者调整体位为平卧位,通过轻缓的音乐以及语言帮助患者放松身体,然后将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等穴位使用碘伏消毒,处理结束后使用长度1-1.5寸的毫针快速进针到相对应的穴位,针刺深度以患者出现酸麻、胀感为主,一次针刺留针时间为30min,1天治疗1次,1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两项评分以50分为分割线,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总分>60分为重度;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满分为21分,分数高则睡眠质量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患者,治疗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2.18±2.32分、53.64±1.85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26±2.13分、46.24±2.18分,对比有差异(t1=9.502,P1=0.001,t2=15.743,P2=0.001,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

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PSQI评分为8.26±3.24分、6.28±3.89分,实验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为7.09±4.48分、4.24±3.56分,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1.287,P=0.202,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t=2.353,P=0.021,P0.05)。

3讨论

焦虑症的常见并发症为睡眠障碍,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焦虑症患者中一般以上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病发后一般表现为难以入睡、易醒、多梦、睡眠不足等,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障碍会使患者焦虑症加重,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伤害,对患者正常影响巨大[2]。目前临床常规治疗方式是西药治疗,但是受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较差,且长时间用药可能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医针灸治疗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针灸主要是对人体穴位进行适当的刺激,达到健脑补髓、醒脑开窍的目的,并且这种轻微的刺激不会影响人体正常运作,损伤较小,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3]

中医理论中焦虑症属“情志伤”,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气机严重失调,临床症候为阴阳失调、气机紊乱以及脑神失养等。通过针刺患者“四神聪”以及“百会”等穴位,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睡眠结构,使患者睡眠障碍得到缓解。实施针灸治疗后患者经气运行不顺等症状会得到改善,进而调节机体阴阳,安神利眠,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对照组SAS、SDS两项评分均高于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也充分证明了针灸治疗焦虑症伴失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时配合使用针灸治疗,有助于患者放松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倪小红,蔡炜琼,徐娟娟,等.针灸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分析[J].上海医药,2021,42(03):35-37.

[2]陆鹤,王鹏,王琰,等.揿针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情绪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04):58-61.

[3]刘思然,于本性,刘丽莎,等.针灸治疗失眠作用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06):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