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研究

魏璐璐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采用VAS疼痛视觉评分法评估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记录不同时间段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8:00~12:00及20:00~24:00两个时间段疼痛最强烈且疼痛持续时间最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30min内,干预后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持续时间大于30min的,干预后疼痛程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病人在12:00~16:00及20:00~24:00两个时间段疼痛最强烈且疼痛持续时间最长,且疼痛持续时间30min内给予护理干预,

作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引言

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及放大镜下利用精细手术设备进行操作的技术,其优点是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其缺点是易出现血管危象[1]。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其外在因素之一的疼痛是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必定出现的症状,患者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而疼痛一旦超过个人承受,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度,还会造成机体应激反应,患者体内瞬间增加的儿茶酚胺将引发血管痉挛、血流阻塞而影响预后[2]。因此,明确手足显微外科病人术后的疼痛规律,发现患者疼痛高峰时间段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显得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治的300例手足

显微外科患者,分析其术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未给予持续镇痛处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中,男性148例,女性152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7.9)岁;切割伤141例,挤压伤161例;小学67例,初中73例,高中

81例,大学及以上79例。

1.2方法

参考VAS疼痛视觉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无痛、轻度疼痛(可忍受)、中度疼痛(影响正常生活)、重度疼痛(无法忍受)评分依次为0分、1~4分、5~7分、8~10分。中度疼痛及以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重度疼痛患者需配合药物干预后再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1)加强沟通交流;2)转移注意力;3)身心放松。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24h)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将24h划分为0:0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分为两组,一组疼痛持续时间<30min,另一组疼痛持续时间>30min,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珔±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疼痛持续时间干预效果比较

疼痛持续时间30min内,干预后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持续时间大于30min的,干预后疼痛程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不同疼痛持续时间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疼痛持续时间(min) n            干预前          干预后

<30               300  5.87±1.28 3.41±0.71

>30               300  5.78±1.48 5.23±1.23

3讨论

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的疼痛是患者难以避免的症状,疼痛的有效处理可以避免血管危象,对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关键。疼痛在不同时间段的高低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把握患者疼痛程度规律对护理干预的作用时间存在较大指导意义。断指再植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不断进步,临床除了重视断指再植体成活率之外,对于断指再植体功能恢复也予以了高度关注[9]。与此同时,患者对于断指再植体外形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而尽早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10]。循证护理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护理模式,概念新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寻找证据支持、护理实施等三个部分[11]。循证护理模式下,会显著增强护理人员对待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规范标准、确定流程的前提下,逐步显现理性思维,进而发挥关键作用,改变传统护理过程中以经验、感觉为主的护理习惯,以问题作为护理方向,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有关资料,作为制定循证护理方案的依据,为临床实施循证护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护理人员从中丰富自我理论知识,了解疾病健康知识,通过深入的学习,激发护理人员钻研精神,让全程护理显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所以循证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水平,培养其观察力、理解力、钻研能力以及判断力,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护理效果[12]。就患者立场而言,常规化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比较被动,而在循证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主动性、积极性更强、更明显,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13]。故而护理期间患者配合度、依从性更高,护理效果因此而进一步得到提高。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12:00~16:00及20:00~24:00两个时间段疼痛最强烈且疼痛持续时间最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患者在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最强烈,可能的原因是12:00~16:00为午后期间,人体会出现疲倦、精力不济状态,也将导致患者疼痛阈值降低,患者疼痛较为明显,持续时间也越长;20:00~24:00这段时间人体的疼痛阈值为最低状态,也就最容易感受疼痛[3]。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疼痛持续时间30min内,干预后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持续时间大于30min的,干预后疼痛程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护理干预针对疼痛持续时间30min之内的效果较为显著,一旦超过30min,护理干预对疼痛缓解的效果则不明显,需给予药物干预。综上所述,手足显微外科病人在12:00~16:00及20:00~24:00两个时间段疼痛最强烈且疼痛持续时间最长,且疼痛持续时间30min内给予护理干预,作用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石福霞.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05):745-746.

[2]谭珍莲,赖红燕,雷芳金,黎彩芬,江丽婷.对行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1):1949-1951.

[3]吴晓娟.1例断趾再植术后并发急性肠胃炎致血管危象护理[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03):378-379.

[4]贺惠霞,赵美华. 手足显微外科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警示措施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