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肥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判定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关于化肥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判定研究

马文霞

海西州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 816099

摘要:在化肥检测的实际工作中,生产厂家或销售方往往不能提供出配料表的信息,肥料组分不详细,这就给我们实际的检测工作带来困难。通过对化肥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旨在对化肥检测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化肥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判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大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视。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化肥质量的高低,化肥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是农产品的最佳生产资料。目前,虽然我国对化肥的生产以及使用情况与其他国家相比已居于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化肥的生产质量检测还需进一步的加强。化肥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是否增产,农业的发展与否又决定着我国经济是否进步。只要我们加强对化肥质量的重视与检测,使得化肥质量提高,就能保证农业的有效增产,保证经济的繁荣发展。

一、化肥检测的重要性

化肥行业的发展中,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在此类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的化肥市场秩序需要得到有力规范,为化肥的质量提供保障,以免对化肥行业的发展形成负面影响,甚至对其他的领域形成不利影响,限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对于化肥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在化肥产品的需求量方面有所增长,因为中国是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对于粮食的需求量较高,必须要在化肥质量方面加强控制,发挥出化肥的增收增产功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针对化肥行业的生产、销售以及有关化肥销售中的市场监管工作,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很容易发生化学质量漏洞问题,包括化肥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获取更高的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忽视了对化肥质量的严格控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化肥生产[1]。使用不合格质量的化肥,会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农作物的生长形成严重的损害,劣质化肥不仅不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农作物更好的生长,甚至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同时破坏种植地周围的环境,形成污染问题,导致农业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化学成分的检验工作是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加强对化学检测工作的深入研究,解决化肥检测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才能够正确判断化肥质量,保证应用到农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质量可靠、安全。规范化肥市场,加强对化学检验准确性方式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2]

二、我国化肥质量的现状分析

化肥中的组成元素有氮、磷、钾、复合肥等。化肥可以通过两方面说明其质量的提高程度,一方面是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化肥这种产品本身的产品质量。前者则是要尽量加大化肥的使用率,并让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农产品吸收到最大的养分,使农产品得到有效的生产。而后者说的产品质量就是化肥的使用价值,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农产品的需求。最近这些年,我国就化肥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将其原先的单一性以及低浓度渐渐转变为多元性和高浓度,使其整体结构有了新的改变;将其原先相对落后的技术改为较先进技术,增加了许多较大型的化肥生产装置,使得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的促进了化肥的生产速度与生产质量[3]

三、化肥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一)化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氮肥

据检测,有许多氮肥进行掺假,比如在含硫尿素中掺和了成本低、效果差的物质,然而在出售时却冒充纯正尿素,农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高价买到了低成本甚至有反作用的化肥,造成农产品吸收不到应有的养分,降低了农产品的收益;化肥中的另一成分是磷肥,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假磷肥,往往用成本低的磷矿粉冒充成本相对较高的磷肥,也正是这种磷矿粉的替代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给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样有替代钾肥的钙粉以及市场上的劣质复混肥,这些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降低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4]

(二)部分化肥中的氯离子严重超标

国家专门对含氯离子产品进行规定,正常产品的氯离子含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三。然而,一些化肥的包装上面并没有标明含有氯离子,检测后却发现其氯离子含量不仅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范围,而且还出现严重的超标。这对农产品的生长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得正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产生变异,给农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三)化肥中有机质含量偏低

有机质含量若达不到标准便发挥不出它的作用和成效,这使得即使对农作物施加了化肥却达不到有机肥的效果。

三、化肥检测的结果判定

(一)判定化肥的三个等级

氮磷钾是化肥的主要成分,而由于三者所占比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个等级,其中,高浓度主要指含量不低于40%,中等浓度指不低于30%,低等浓度指含量不低于25%。而浓度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化肥实际应用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浓度越高,说明营养越充足,而元素浓度不同也会引发质量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化肥进行分析与检验十分重要。

(二)分析和检验氮肥的手段

分析与检验氮肥主要包括以下方式:第一,碘元素加入之后直接蒸馏;第二,甲醛法;第三,滴定法。通常情况下,第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含有硫酸铵的化肥,甲醛法用于检验含有硫酸铵的氮肥。甲醛法检验原理如下:将铵盐溶液和甲醛混合,待两者完全融合且发生化学反应后,利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操作,从而计算当前肥料中氮元素的比例,完成对氮肥的检验。直接滴定的优势是快速得到结果,操作简单便捷,对技术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以硫酸或盐酸的标准滴定溶液为媒介,根据配套公式进行计算,确定化肥中的氮元素含量和氮肥质量[5]

(三)分析和检验磷肥的手段

磷肥分析检验需要根据磷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分析。磷肥是典型的矿石类肥料,不溶于水和弱酸,在成分的构成上,主要包含过氧酸钙、磷酸二氢钙等,所以在磷肥分析的准确度上,首先应使用观察的方式进行判断。磷肥一般是灰白色粉末,且比较坚硬。其次,采用化学检验方式。在沸水中煮一定量的萝卜皮,并取一部分氮肥样本添加到含有胡萝卜皮的溶液中。最后,通过肉眼观察,如果液体呈现紫红色并变成浅绿色,说明磷肥的纯度较高,反之偏低。

(四)分析和检验钾肥的手段

钾肥检验分析可以采取两个步骤:第一,将脱脂棉捏成很小的小球,再将脱脂棉放于浓度较高的酒精中浸湿。第二,取出一部分含量的钾肥,放于被浸湿的脱脂棉中。将含有钾肥的脱脂棉在酒精灯下灼烧。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判断钾肥的纯度,如果火焰的颜色呈现紫色或浅紫色,说明钾肥的纯度较高[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要重视化肥质量检测工作,不断创新,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加强化肥质量控制,保证化肥的高质量输出,规范我国化肥市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又快又好的发展,也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化肥残留物的污染问题,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赵巍,马微,谭继春.化肥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判定的问题解析[J].商品与质量,2019(38):193.

[2]朱建新.化肥检验中称样量与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J].化工管理,2021(7):54-55.

[3]杨玮玮.检验报告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的重要性——一份农用化肥检验报告判定结果引起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6,32(13):62-63.

[4]奎雪.浅析一种化肥中氮和氯的检测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6.

[5]沈坚钢.化肥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多源光谱检测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D].浙江:浙江大学,2021.

[6]赵明岩,王熙.基于电容法的化肥箱余量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J].南方农机,2019(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