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

谢英鹏

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为分析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本文结合建筑艺术美的本质特点,从材料的角度、人流流线组织以及生态等角度,深入探讨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为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实践;表现力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需要利用其独特的表现力,体现出各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特色。20世纪以来,很多建筑人员参与其中,不仅要保证建筑自身具备基础的使用功能,而且还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将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力真正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让人们逐渐感受到建筑的艺术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1 建筑艺术美的本质特点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发展和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建筑在其自身的表现力上具有更好的渲染力、震撼力。目前在界定其艺术表现力建筑的时候,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而在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新奇、奇怪”的扭曲审美方式[1]。在对建筑中的表现力进行界定和分析的时候,主要是依靠形式或者是材料等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相关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人本身都有一种属于理性的内在器官,所以先要具备观察、评价以及考察等基本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形式或者是材料当中逐渐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体现出来。

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是鉴赏者作为主体时,针对建筑客体所呈现出的一种艺术性主观反应。结合目前专家学者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去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体现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增强主体人自身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够强化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可以体现在客体建筑自身的内在特性中,比如结构或者是材料等,集中体现在建筑具有长久性特征的表现力上。

2 探究建筑设计在实践中表现力的途径

为保证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本文结合实例展开分析,在经过汇总和研究后,得出要想强化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就必须要在满足现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中的某一个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创新,以此来加强对建筑设计表现力的重视。

2.1从材料角度来分析建筑设计的表现力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表现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纳帕山谷多明莱斯葡萄酒厂在设计时,主要是利用材料和肌理相互组合的形式,以此来强调整个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在建筑设计环节,需要意识到材料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材料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铜、钢筋混凝土或者是结合性材料等,选择和利用的丝网印刷技术等可以将材料自身的表现力与建筑本质融为一体,两者实现有效结合[2]。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建筑设计体现出各自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彰显出时代的发展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在纳帕山谷多明莱斯葡萄酒厂的设计中,通过理性材料的合理利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对艺术的渲染,而且还可以保证其整体的设计效果。

纳帕山谷多明莱斯葡萄酒厂在设计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矩形体量,同时由于当地的气候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比较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但是对于酒的储藏或者是酿造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设计人员在对将酒厂进行设计和规划时,将其设计成为可以适应该地区气候发展特点的建筑,通过当地特有玄武岩的利用,将其作为建筑的表皮材料,这样可以在白天阻隔或者是吸收部分太阳热量,而在晚上则可以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以此来达到昼夜温差平衡的目的。在建筑设计时,还设计了一种金属丝编制而成的“笼子”,利用笼子将形状不规则的小块石材全部都装填在一起,进而逐渐形成尺寸比较大、形状也比较规则的“砌块”,进而逐渐形成建筑表皮[3]。这些石头与周边的景观可以融为一体,结合内部的功能性作用和基本要求,金属铁笼的网眼有不同的规格,大尺度的网眼可以直接让光线或者是自然风进入到室内,中等尺寸的网眼则可以应用在外墙的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其他的物种从填充石缝当中进入,而小尺度的网眼则可以应用在酒窖或者是库房的周边位置,进而逐渐形成比较密实的遮蔽体。

2.2从人流流线组织来分析建筑设计的表现力

从人流流线组织的角度来详细分析建筑设计的表现力,以荷兰驻柏林大使馆为分析对象,该建筑设计过程中是以流线和文化结合的形式。荷兰驻柏林大使馆在设计时,没有夸张的造型,整个建筑外形比较简单,同时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一致,同时还将创新性的Traject概念应用其中,以此来更好的组织人流流线,在理性的创新基础上实现合理设计。

对该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展开分析时,其主要是以轨道交通的方式,对人流以及功能性的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筑自身已经没有了楼层的概念,在坡道上可以结合台阶、办公室以及图书馆等设计要求,全部都直接串在不断螺旋上升的轨迹空间当中,这样有利于打破传统建筑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模式。在目前的轨迹交通当中,通过对公共走廊的合理利用,可以直接将其作为一个公共、外交的空间来妥善处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过去的历史全部都牵扯进来,将公众也一并拉入到整个走廊设计中,促使其逐渐成为公共空间当中的一部分,以此来强化其表现力。

2.3从场所精神上分析建筑设计的表现力

Steven Holl及其相关作品中多数都是将精神深刻的表现在建筑领域当中,促使建筑自身的渲染力得到提升,以场所和地域结合的方式,保证整个建筑思维以及各种活动都可以有序开展。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坚实的根植或者是锚固在建筑独特的场所当中,无论是在建筑的时间或者是在空间等各方面,都可以维持最基本的无秩序状态,在场所以及文化全部都给定处理之后,一种秩序和思想都有可能会逐渐形成。比如伯克维兹住宅就是其早期在体现建筑设计表现力时的重要作品之一,建筑与场所之间的高度融合,可以逐渐创造出对应的场所精神[4]。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促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生活等经验,其还明确的提出建筑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可以逐渐履和强化建筑与场所之间的现象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建筑设计作品中都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生存境界,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中体现出人、建筑以及场所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强化建筑设计在其中的表现力。

3 结语

建筑通常是由生存或者是生活对空间产生出来的一系列需求而产生,这种需求本身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同时建筑又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其本质就是空间构成创造性、高效率的建筑空间,满足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与理性共存。为保证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表现力得到强化,需要从真实感、意向感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去感受和体会建筑的表现力,这样有利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我的审美坐标系统或者是评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从更多的角度上分析和研究建筑设计的表现力,有利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筑表现力,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诸葛净.从历史“发现”设计: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设计”问题(1950-2000年代)[J].建筑学报,2021(12):81-86.

[2]马里奥·林克,韩雨晨.以结构为共识——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设计交融[J].建筑师,2021(03):14-20.

[3]黄圣翔,周铁军.地域文化视角下钢构建筑中钢材的材料表现研究[J].华中建筑,2021,39(05):16-20.

[4]刘力,贾维格.混凝土在旧工业建筑更新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19(09):117-120.

作者简介:谢英鹏(1993.08-)男,山东济阳人,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