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数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0
/ 2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情况,提高实验室监测质量,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病例的发生。方法:收集整理贵州省AFP监测系统2017-2018.10两年的AFP病例数据,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分析AFP病例的流行病分布特征。结果440例AFP病例报告覆盖全省9个市(州),AFP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0:1。AFP病例以短暂性肢体麻痹为主,占21.95%。结论:贵州省脊灰实验室和流行病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一直维持无脊灰状态,对铜仁市和六盘水市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

脊髓灰质炎病毒(PV)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在全球开展消灭脊灰的行动,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于2000年10月证实无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和流行[1]。本文通过对2017-2018年贵州省AFP病例报告及实验室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目前贵州省AFP病例发病分布情况,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

1、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AFP病例个案资料来源于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和实验室监测数据。个案数据导出时间为2017-2018年10月30日。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贵州省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报告病例的发病时间、民族、性别、就诊情况、免疫接种史及实验室监测情况,相关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AFP病例地区分布

贵州省2017-2018年10月30日全省共报告AFP病例440例,全省AFP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大于2.4/10万,其中报告本省病例386例,报告外省病例54例,见图1。spacer.gif

2.2AFP病例时间分布

每年各月均有AFP病例报告,发病无明显的季节特征,见图2。

spacer.gif

2.3AFP病例分类

按照《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方案》[2]病例分类标准,2017-2018年10月30日440例疑似AFP病例中,排除非AFP病例87例,440例疑似AFP病例中均无脊灰确诊病例、VDPV病例及无脊灰临床符合病例。

2.4AFP病例标本采集、监测及鉴定结果

2017年全年实验室收到217例AFP疑似病例标本共432份,密切接触者15例15份,双份粪便采集率达到99.5%,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24例43份,分离率为9.6%;2018年10月30日止,实验室收到171例AFP疑似病例标本共342份,密切接触者15例15份,双份粪便采集率达到100%,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13例22份,分离率为6.1%。

2.5人群特征

2.5.1民族分布

2017~2018年10月30日贵州省AFP病例发病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占87.05%,少数民族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分别为3.86%、3.64%。

spacer.gif

2.5.2发病年龄分布

2017~2018年10月30日.贵州省AFP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六岁以下,其中2岁和3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均为9.50%,15岁儿童发病率最低,为0.45%。

spacer.gif

2.5.3性别分布

2017~2018年10月30日贵州省AFP病例中,男性283例,女性157例,报告发病率男女比为1.8:1。

2.6 AFP病例临床诊断情况

在所有的AFP病例中,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其中临床诊断以短暂性肢体麻痹上报占21.95%,格林巴利综合征占14.03%,低钾麻痹占6.56%,肌肉疼痛占5.66%,肌病占5.20%,横贯性脊髓炎占3.85%,单神经炎占3.17%,周围神经炎占1.13%,其他占38.46%。

2.7 AFP合格便采集情况

2017~2018年10月30日贵州省合格便采集率达到83.97%,安顺市、贵安新区均达到100%,其中六盘水、铜仁市最低,只达到58.33%、33.33%,其他市(州)在80%以上。

3.讨论

1999年以来,全球未发现野生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WPV)[3],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9月宣布根除[4]2016年我国开展了脊灰疫苗转换的工作,由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转换为二价的OPV,并且在常规预防接种的第一剂次使用灭活的脊灰疫苗(IPV)[5]。至疫苗转换工作实施以来,贵州省脊灰实验还未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病例。

从全省AFP病例的流行趋势分析,全年均有AFP病例报告,发病无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疑似病例以小年龄组儿童居多,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男性患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儿,比率为1.80:1。临床诊断主要以短暂性肢体麻痹为主,与贵州省既往报道不一致,格林巴利综合症不再是我省AFP病例的主要病种。贵州省脊灰实验室一直以来监测运转良好,疑似AFP病例中均无脊灰确诊病例、VDPV病例及无脊灰临床符合病例。病毒分离以非脊灰肠道病毒为主。

目前,全省实验室实际收到疑似病例标本数比流行病调查的疑似病例数量都要低,这可能是由于病例流动性太快,导致流行病人员无法采集到的病例标本。应加强AFP工作人员的主动搜索力度,加强对广大百姓的宣传,主动配合进行检测,减少AFP病例的漏报,出现AFP病例后,能及时采集到合格的标本。此外贵州省在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策略实施上,应当重点关注薄弱地区,及早发现输入性WPV,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维持全国无脊灰状态。

参考文献

[1]余文周,温宁,汪海波,.我国现阶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19(5):468-472.

[2]卫生部.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S].2006-05-19.

[3]温宁,苏琪茹,安志杰,.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3):349-353.

[4]王涛,蒋凤,张丽,.贵州省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1):49-53.

[5]吕宛玉,杨建辉,张璐,.2016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2):895-897.

基金项目贵州省疾控中心青年基金项目2019-E1-2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