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3
/ 2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研究

次旺顿珠   ,卓玛群宗

西藏那曲市藏医院  851500    西藏那曲市藏医院  851500

摘要:藏医的放血疗法是,早在公元八世纪,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从适应症和禁忌症、放血部位及其功能主治等方面,详尽论述了藏医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五种传统藏医特色外治疗法中的其中之一。是藏医外治学中一种颇具特色且比较强力、剧烈的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藏医  放血疗法  痛风病

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医疗历史上大都有所谓的放血疗法。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在埃及就有医蛭放血疗法,是用医蛭进行吸吮,起到放血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医学上也有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藏医的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它是藏医学6种传统外治法之一,通过将“扎脉”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根据通风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这三个阶段进行放血治疗。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一、藏医对痛风病的认识

藏医认为痛风是由“隆”与血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由于经常食用辛辣、肥厚油腻等高脂肪食品,过量饮酒,久坐少动,白昼酣睡,夜晚不睡,房劳过度,身受外伤,剧烈活动等原因,引起血液功能紊乱,加之食用促进隆邪逆行,从而使机体代谢失常, 导致气血紊乱。初期, 在脚的拇趾、手肘部出现病痛, 一经迁延, 则蔓延至遍身病痛。之后便形成了痛风病。

二、藏医对痛风病的分类

隆型痛风:隆性痛风症见刺痛,病变部位黑色或青色斑点,肿势变化不定。放出的病血颜色为黑红、粗糙而带有泡沫。

赤巴型痛风:症见发红、肿色赤红,痛则拒按,此时容易诊断和治疗,而且见效也快。赤巴型痛风的坏血为黄稀而有脓臭味。

血型痛风:症见发红伴有绞痛、甚至化脓。

培根型痛风:症见患部作痒,沉重难动,触动无感觉。培根型痛风放出的血液颜色为红灰(乳白晶体)质地稠而粘绵。

三、藏医对痛风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皮肤发青、红肿、疼痛难忍,痛风病发作时往往剧痛难忍,严重时走路困难。典型的发作是在单一关节(大拇趾基部最为常见)无缘无故突然轻微肿痛,起初不以为意,或以为是扭伤。入夜后疼痛加剧,即使棉被也无法承受,往往不能成眠。发病初期,一般病位于皮肤与血液之中,因而皮肤发红,有青色斑点,疼痛难忍。这时为医治时期,如延误不及时治疗,最后逐渐扩散到了全身的筋脉、关节,患病部位发硬肿胀,疼痛难忍。大腿及小腿,腰部和膝关节均有疼痛和发痒的感觉,且行走艰难,关节及肛门有撕裂感,患病部位发热红肿变硬,并有青紫斑点。此时,已成顽症,不易治疗。

尿诊:尿象不定,呈热症,确诊无误的症状是尿有焦角味。

脉诊:脉象短而实紧,犹如血热症而脉微缓。

四、藏医放学疗法对痛风病的治疗

临床治疗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的:①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②防治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 防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处引起的并发症;④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藏医对痛风病的治疗注重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诊治原则, 要做到①合理饮食:要求饮食清淡, 适当补充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忌肥甘厚味, 暴饮暴食。②保持心情舒畅, 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切勿情志不遂, 戒大喜大悲及忧郁等。③注意起居环境, 调节寒温, 适当保暖。④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体育运动, 强身固本, 且持之以恒。⑤戒烟限酒, 慎用对肝肾功能有害的药物。

1.器械准备

1)放血刀具:藏医特制的形如鸟雀翎管长六指放血刀。三棱针、梅花针。针具煮沸消毒

2)火罐或吸牛角:1~5号通用玻璃火罐或吸牛角大小各一个。   

3)医用脱脂棉球、压脉带、止血带、止血钳、创可贴、空针、75%酒精、95%酒精。

4)玻璃量杯、火柴或打火机、三果汤

2.操作步骤

1)如不是急性期就可以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三果汤(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

2)患者体位:患者选择适宜体位,便于医生操作。一般痛风的患病部位在以第1跖趾关节多见应采取坐位。

3)捆扎用扁形细绳捆扎踝关节处,捆扎后放血部须用手指轻轻揉搓

(4)选穴及消毒:应取"赤杂"脉或发病部位就近脉处。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酒精消毒。

(5)穿刺方法: ①穿刺"赤杂"脉首先用左手将脉道按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脉位不容易移动。右手持放血刀准确地刺入"赤杂"脉,随针刀拔出即有紫黑色血液顺静脉流出,待紫黑色血自然流尽或血色变红后,用干棉球擦拭按伤口,然后用纱布或止血贴包扎。

②拔火罐及牛角吸法:先用三棱针在病变部位点刺或用梅花针重扣局部然后加火罐或用吸牛角把病血吸出。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污液,并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3.关键技术环节

刀具放血技术简便易行, 其关键技术环节是施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刀进浅了,未中络脉,无血流出,治疗效果差,刀进深了贯穿血管壁,血液淤积皮下,引起局部血肿,增加病人痛苦,要熟练地掌握放血治疗技术,必须勤学苦练。

4.治疗时间及疗程

刀具放血:一般可间隔15天放血治疗一次。一次放血量为10~100毫升。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针刺加吸牛角:每周次。每次放血量为1~5毫升。本疗法无固定疗程限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病人耐受情况决定治疗次数,如果病人体质较强而且血尿酸较高的,可以适当增加放血次数一、二次。当患者的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暂可终止治疗。

5.可能的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

 晕针刀

原因分析:主要是患者惧怕针刀,过分紧张,或者治疗前尚未进食后而引起晕针刀现象。

处理方法:应立即停针止血,让病人平卧休息,熏藏香散,适当饮用茶水或糖开水。 做好术前准备,消除患者畏惧心理后,再接受放血疗法。

晕血

原因分析:由于有些患者见到血液出现晕厥现象,也就是对血液产生恐惧。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处理方法:应立即停止针刀止血,将患者平卧,喂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10-15分钟,一般可以恢复,必要时需给予药物抢救治疗。

③ 感染

原因分析:放血前刀未严格煮沸消毒,或者放血后使用了污染纱布或止血贴按压伤口,局部消毒不到位引起感染。

处理方法:局部感染,红肿热痛。局部用四黄膏外敷,并口服消炎药物。放血前刀应严格煮沸消毒,放血必须按无菌操作进行。伤口妥善包扎,注意活动,放出病血后禁忌饮酒。

参考文献

(1)宇妥.云丹贡布著《四部医典》(藏文)[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2)第司·桑杰嘉措. 藏医医诀补遗(藏文)[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

(3)蒂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M].青海:青海民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