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刘颖

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21200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的更新与优化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特征与实践性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活动设计,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达到理论与实践技能协同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法是带着较为明确的目的性设计日常教学方案,用一定的学习任务驱动学习者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使其能结合现有信息,通过有目的性的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思维,与此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对自己执行任务的方式方法进行灵活调整。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执行核心任务,其强调的都是学习者在执行相应的任务时的灵活性。

 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法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适应性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初步实施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环境的不适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整体进度与方向由教师把控,而学生习惯了被动跟随学习后,无法快速适应并转变学习思路,因此在项目教学的环境下,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精神紧张等问题,无法快速适应并展开自主性学习活动。第二,任务化教学往往与小组合作模式形成适配效果,因此在项目设计中,需要建立小组任务,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任务要求。但由于学生缺乏任务化学习经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容易因缺乏核心引导而产生内部的矛盾,甚至无法继续推进项目活动开展。第三,任务化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中职学生尚处于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而教师设计的项目任务往往缺乏难度递进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予以解答。

2. 学习过程依赖问题。

在计算机课程任务驱动法长期实施过程中,也会形成学习过程依赖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处理任务的能力下降,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能力优秀的学生产生依赖等方面。教师在小组划分时常采用统一的异质小组,这就使得部分学习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一直在小组内跟随优秀学生进行学习,也会习惯依靠优秀学生解决难题,而自己负责解决最基础简单的任务,同样会形成一种学习依赖性。

3. 操作与信息获取问题。

在计算机课程任务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还面临着操作与信息获取的问题。一方面,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水平,能够通过操作软件或应用计算机功能实现项目目标任务,以此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但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在任务化学习中的参与感被削弱,反而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成长。另一方面,任务化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教师在该方面的引导不足,学生大多只能以教材为基础,缺乏更多的资源支持。

三、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明确项目方向,提高项目质量。

项目方向确认与内容选择是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项目活动具有教育意义与价值的出发点。因此,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对其中的关键技能与知识模块有深度了解,另一方面则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兴趣需求,进而在二者的结合下创设生活化、趣味化、实践化的项目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 科学制定计划,构建项目保障。

在中职阶段,学生对任务化学习的了解不足,实际的执行能力也较弱,为保证项目活动的有效落实,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通过设置项目负责人、规划项目活动实施流程、设计项目任务落实方案、组织项目探究讨论与分享活动等,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例如,在教学《音频与视频处理》一课时,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软件处理音频与视频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兴趣,建立“我的校园生活”的视频短片拍摄项目任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陷入不知道如何具体开展项目的困境,这就需要教师提供项目实施计划,引导学生完成项目。针对本课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计划:(1)确定视频拍摄主题,选取拍摄内容;(2)选择拍摄场地与人员;(3)准备拍摄过程与视频制作环节需要使用到的工具与材料;(4)开展拍摄活动;(5)进行视频剪辑;(6)播放初步剪辑样片并进行调整优化;(7)完成项目任务。该计划主要以流程指导为主,学生小组在实践过程中,则要由此建立更细致的规划方案。有小组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建立项目计划:(1)确定以“校园中的绿色”为主题,选择校园中初春的第一株草、第一片树叶等为拍摄对象,并为其设计相应的故事;(2)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负责场务、灯光、摄像、导演、编剧、剪辑等职责;(3)做好拍摄准备,包括手机或相机、调色板、存储卡、遮光伞、打光伞等;(4)实施拍摄活动,并由导演与剪辑进行剪片,完成成品。通过这样的计划引导,可以落实项目保障。

3. 优化评价体系,促进自我完善。

在任务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体系建设也是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任务化教学本身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要求,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并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系统建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评价过程,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等。

例如,在教学《文件与磁盘管理》一课时,在实施任务化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优先开展成果演示与分享活动,要求各小组学生选择代表上台,一方面要讲述小组的学习过程与项目规划方案,另一方面要讲解小组成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由此形成小组之间的评价与交流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内部的互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评价结束后进行总结,针对各小组项目成果进行更专业细致的讲解,说明其优点与特长,也要说明其不足与可以改进的方向,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成果优化与完善。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化教学具有极高的适配性,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任务化教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要从项目确认、小组划分、计划制定、教师引导以及教学评价等层面介入引导,为学生提供更科学、高效的任务化学习环境,以此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琳.浅析任务驱动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0).

[2]丁建华.“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