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和MRI技术诊断神经胶质瘤的作用观察

/ 2

多层螺旋CT和MRI技术诊断神经胶质瘤的作用观察

赵春艳1 ,向柳燕2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610100    2.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和MRI技术诊断神经胶质瘤的作用。方法选2020.01-2020.12,疑似神经胶质瘤患者90例,分别给予多层螺旋CT、MRI诊断技术,同时视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比对两组诊断作用。结果 90例患者中,确诊神经胶质瘤患者有73例。多层螺旋CT、MRI技术诊断阳性率为76.67%、81.11%,两组诊断阳性率相比(2=0.534,P=0.465)。MRI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神经胶质瘤诊断中,应用MRI技术诊断效能高,能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多层螺旋CTMRI诊断技术

神经胶质瘤为脑肿瘤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神经外胚层。发病后,患者常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由于早期症状表现不具有典型性,故易忽视而漏诊[1]。因此,加强影像学检查,分析神经胶质瘤的图像特征,了解疾病严重程度,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丰富内容[2]。当前,影像学检查中,最为常用的是多层螺旋CT、MRI诊断技术,均有一定价值,但仍存在争议。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多层螺旋CT和MRI技术诊断神经胶质瘤的作用。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神经胶质瘤患者90例,均选自2020.01-2020.12。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5~78岁,均值(54.59±5.6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均值(3.21±0.56)个月。入组标准:⑴疑似神经胶质瘤;⑵合并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多层螺旋CT、MAI技术检查禁忌症;⑵合并其他脑部疾病;⑶近期接受脑部手术治疗。本研究经医伦会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签署相关文件。

1.2方法

1.2.1多层螺旋CT检查仪器:GE 680多层螺旋CT。检查前4-6h,叮嘱空腹。检查时,指导仰卧位,先行平扫检查,从颅顶至枕骨大孔。参数设置:管电压、矩阵、管电流、层间距、螺距、层厚各为120kV、512×512、80-120mA、5-10mm、1.0、5-10mm。随后,开展增强扫描,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率:1.5-2.0ml/s。检查结束后,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血管重建与相关处理,同时采用VRT、MIP、MPR、SSD等技术,重建图像。

1.2.2MRI技术:检查仪器:西门子1.5TMRI仪。指导患者呈仰卧位,线圈至头部,用SE、FSE序列扫描。首先,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mmol/kg。随后开展横、冠及矢状面扫描。SE-T1WI扫描参数设置:TR、TE、成像时间各为400ms、15ms、228s。FLAIR扫描参数设置:TR、TE、成像时间各为8000ms、130ms、163s。SE-T2WI扫描参数设置:TR、TE、成像时间各为8000ms、120ms、174s。DWI扫描参数设置:TR、TE、成像时间、矩阵各为3300ms、98ms、46s、256×256、各序列层厚、层间距均为6mm、5mm。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比多层螺旋CT、MRI技术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效能。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断阳性率的比较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中,确诊神经胶质瘤患者有73例。多层螺旋CT、MRI技术诊断阳性率为76.67%、81.11%,两组诊断阳性率相比(2=0.534,P=0.465),见表1。

表 1诊断阳性率的比较

诊断方式

多层螺旋CT

MRI技术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病理检查

阳性

63

10

72

1

73

阴性

6

11

1

16

17

合计

69

21

73

17

90

2.2诊断效能的比较

MRI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见表2。

表 2诊断效能的比较[n(%)]

组别

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诊断符合率

多层螺旋CT

91.30

52.38

86.30

64.71

82.22

MRI技术

98.63

94.12

98.63

94.12

97.78

2

4.062

7.957

7.964

4.497

12.099

P

0.044

0.005

0.005

0.034

0.001

3讨论

神经胶质瘤致病机制复杂,与遗传、日常饮食有关。患病后,若未及时治疗,易病发脑出血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3]。目前,神经胶质瘤主要采取手术、放化疗治疗,但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尽早明确疾病,了解病情,方能选针对性治疗方式,以提升临床疗效。既往临床诊断多用病理诊断,被称为“金标准”,但存有较大伤害,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推广受限

[4]

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多层螺旋CT、MRI技术在临床广泛使用,其在神经胶质瘤诊断具有各自独特优势[5]。其中多层螺旋CT操作简单、扫描迅速且清晰度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但在胶质瘤诊断中存在一定不足,如:辐射强、漏诊率高等。而MRI技术分辨率高,能于疾病早期开展诊断,有助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而且MRI技术还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成像,能清楚显示病灶个角度,能提高神经胶质瘤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此外,MRI增强扫描,能直观展现病区血供情况,显示深位与高深位病灶,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发现隐匿病灶,诊断符合率较高。本研究显示,MRI技术的神经胶质瘤诊断效能更高。

综上所述,神经胶质瘤诊断中,应用MRI技术诊断效能高,能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耀锋,孙青,杨静.多层螺旋CT和MRI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2022,20(06):569-572.

[2]冯坤鹏,李依明.磁共振联合头颅CT对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197-1199.

[3]刘思璐.脑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的CT和MRI表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1):47-48.

[4]赵阳.CT与磁共振成像在脑神经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7):58-59.

[5]陈永汉,李宗豪,田耀辉,等.神经胶质瘤MSCT、MRI图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