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3
/ 2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李廷娥

371424198709093026

摘要: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根据国土空间的属性可以将其分成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四类。其中城市空间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工作,加强房屋建筑的功能开发,为城市更新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风貌规划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引言

城市更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与规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一种属性。城市在人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包含文化、经济等活动,具有高度聚集的特点。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建设中,城市中的建筑物、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与人都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变化的重要组成,体现出城市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展示出时代发展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人群活动特征——居住时段、就业时段、游憩时段、高峰时段

人群活动的规律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容高度相关,某一时间统计单元的用户密度空间分布,可反映城市居民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功能格局。根据就业、居住、游憩和混合4种活动的时间特点,结合人群活动规律和手机信令,将工作日和休息日一天24小时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中工作日1:00-4:00为居住时段,工作日7:00-11:00为就业时段,休息日14:00-16:00为游憩时段,工作日和休息日17:00-18:00为高峰时段。

1.2手机信令数据、POI数据和企业数据分析方法

手机信令数据可以表征人群密度格局,研究采用核密度和网格分析方法来描绘不同时段城市人群活动的密度格局。在ArcGIS软件中以800m为搜索半径进行核密度分析来判断城市主中心,以300m为搜索半径进行核密度分析来判断城市专业中心,将用户端数量落位到50m×50m的栅格中,利用每个栅格的属性值表达人群密度格局。POI数据的核密度分析可以描绘人地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量化人群活动空间的范围和强度。通过POI数据表征的人群空间活动类型和强度与用地属性等建成环境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判断活动的类型和城市专业中心的分类和能级;通过对企业的专利数量、科研资金规模和科研人员数量进行加权汇总,进行空间点数据的密度分析,对科研资源现状分布密度格局进行刻画,叠合三调数据用地分类,明确科研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而为科创中心和科创片区的识别奠定基础。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规划的转型

2.1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城乡空间融合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绝大部分所谓的“景观”都经历了一个由“私有”转向“公有”的漫长发展过程,从服务于极少数统治阶层和精英群体的私家庭园和皇家园林发展到如今遍布城市的各类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景观也在逐渐脱离单纯艺术和审美的需求,更多地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中。一方面,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功能在日益强化,景观设计师可以在各类蓝色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方面与国土空间规划师协同工作,以柔化海堤、固定土壤、提供动植物栖息空间、防御洪水灾害等;另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景观规划更加强化城市内外景观系统的系统性和均衡性需求,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诉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土空间。

2.2在规划手法上愈发强调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下的全局性、系统性思维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高度综合性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理解规划对象所包含的所有空间与社会人文要素,并应认识到这些要素千差万别,拥有各自的地域性资源特征。在此背景下的景观规划工作很难再靠某个具体的专业团队独自完成,而是要融合气候学、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水环境学等不同学科,既要着眼于对大尺度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格局的整体研究,也要针对具体区域具体资源开展专业的评估、梳理和研究分析。例如,在城市河流的综合整治规划工作中,既需要从河流所在城市的空间区位、发展定位、市民需求等方面定义和规划河流的各类功能,也需要结合河流周边的土地利用属性、交通条件、景观风貌、公共空间体系等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仅仅这些还不够,河流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如何体现,鸟类、鱼类和昆虫对于生境有哪些不同的需求,河流堤岸和生态岛如何建设才更有利于生境的营造,河流如何与周边的绿地及其他水系产生生态联系,以及如何研究复杂的水文过程等,都要求从业人员从更大尺度、更广视角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需要多学科专业的融合和多领域知识团队的协同工作,并突破各自的专业局限,以全局性、系统性思维提供景观综合解决方案。

3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市风貌规划路径

建立国土空间设计新体系,突出“系统化”,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风貌规划应重回主导轨道,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要求,构建更加完善的设计与管理机制,做好城市风貌规划的分类,包括总体类、地块类和街区类等。竭力将城市风貌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设计中,保证城市各类发展资源的科学利用。一是以总体设计重塑空间形态。城市风貌规划要从原生山水基底出发,把城市历史文脉、人文环境、自然山水等有机融合,发挥出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利用特色元素塑造形态格局,做好“显山露水、治山理水”文章,融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山、水、城元素。在注重新城市风貌规划的同时,更要关注城市历史人文的保护和开发,将新旧城市风貌融合呈现出来,加强城市“天际线”的规划设计。二是以地块设计推进项目实施。理顺城市发展意愿、产业布局、空间影响等关系,做足城市精细化设计的功课,深入掌握城市风貌变化特征与需求特征,实现建筑风貌与环境景观的融合。一方面要从长远角度做好合理规划,注重城市规划项目的设计管理,优化各类建设项目的论证、选址、设计和实施,保证符合城市风貌规划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动态管理,加强实时化的城市风貌管控,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三是以街区设计支撑空间品质。街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呈现点,街区设计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在设计中应侧重于便捷性、舒适性,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再结合空间、景观的合理利用,提升城市风貌规划品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是新时代的永恒课题,旨在通过对城市建设的推动提升民生品质,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城市生活体验。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纬度看,城市风貌规划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增强对城市风貌规划的依赖性,改变过去城市发展中诸多的限制因素,加强城市、城乡、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融合,从风貌规划上打造城市发展特色,为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此,城市风貌规划要从系统化、全域化、数字化等方面有所侧重,竭力在城市规划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栾景亮.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更新[J].北京规划建设,2021(01):5-8.

[2]李然.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园林景观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10):127-128.

[3]何子张,刘旸.韧性城市视角下国土空间防疫体系构建的规划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20(02):15-18.

[4]陈天,刘君男,王柳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思考[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122-130.

[5]汤钟,张亮,俞露,冯梦娇,汪作炜.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构建海绵城市系统的探索与实践[C]2019:80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