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

/ 2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与方式

舒洁

资阳高新口腔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就是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卫生事业管理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能够公平、效率、合理地配置卫生事业管理资源,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卫生事业管理,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卫生事业管理定义,卫生事业管理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民寿命和促进人心,心理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卫生事业管理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国外,各国政府在卫生事业管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知识。

1、什么是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卫生事业管理职能范畴。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并且它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各种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传染性疾病仍然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如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及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等。人民对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需求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得到社会空前的重视。

2、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中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结构,服务面覆盖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

县级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

3、卫生事业管理对疾病控制管理的意义

疾病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

疾病控制管理关乎国计民生,疾病控制管理工作做好了,可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居乐业;可以保护好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可以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

疾病控制管理包括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控制管理,地方病控制管理,寄生虫病控制管理,执业病控制管理等。

4.1传染病控制管理

4.1.1传染病管理的法规及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于1989年9月1日起施行,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卫生法律,也标志着我国传染病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2)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共39种。

4.1.2传染病的控制管理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方针。

4.2慢性病控制管理

(1)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2)建立支持环境,强调个人责任。(3)立足社区。(4)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5)依据科学行动。(6)利用现有资源,在现有卫生体制中加强慢性病的工作。(7)推行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平衡)。

4.3职业病控制管理

(1)前期预防。(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3)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后者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医疗费用所在工作单位承担,调者由前工作单位承担)。(4)监督检查。

5、卫生事业管理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5.1医疗事故的概念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5.2医疗事故的鉴定

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5.3医疗事故的处理

1、医患双发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解决三种途径。

2、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十一个项目。

6、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

我国在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指导方针应该以农村为重点,以防御为主,将中西医并重,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保障。应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卫生服务体系以及运行管理机制。

6.1树立大卫生观

大卫生观实际上就是站在国家宏观的角度,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待卫生工作,并依靠全社会力量进行卫生工作的系统性工程。大卫生观念实际上就是把卫生工作看作是全社会的事业,全民性的工作,看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大卫生观念实际上更加强调卫生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体性,更加强调注重卫生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承认卫生工作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树立大卫生观念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学校教育,让全社会都形成大卫生观念,并以此来自觉的服务指导我国的卫生事业。

3.2把卫生业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的议程

政府在各项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要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就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而这一项工作需要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才能够使卫生事业及其管理工作更加普惠性的发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6.3加强卫生标准和卫生法规的建设,实施和监督

卫生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并且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卫生工作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而卫生性法规是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步骤,是从道德规范提升的法律规范的飞跃,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巩固国家制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