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5
/ 2

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白云

新疆克州党委党校 邮编 845350

【摘要】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学领域中是指以经济结构对称性为基础的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稳定增长状态,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的全新阶段,其具备全新特点并发挥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与缺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我国学者依据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并融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路线所设计与提出的全新尝试,进一步为解决我国相关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在经济新常态理念的指导下应充分结合科学化措施,在符合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将我国逐渐转变为经济强国成为可能。本文对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以及改革额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目的在于在充分重视当前经济环境下供给侧与对应需求侧之间的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考量政策的优化对冲以及相关落实措施。

关键词:经济供给侧;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性改革;经济供需关系

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在我国于2014年中旬由习近平主席首次正式提出,该概念在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进一步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上升期阶段的主要出发点。该概念也可进一步作为反应我国经济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的具象化概念。2017年于我国首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在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新时期特点的基础上在已经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该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路径以及政策建议进行了简要阐述的同时分析了经济供需关系,详细内容如下。

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可阐述为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孕育的产物,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局势的具象化表现,同时可作为结合经济发展现状而推论出的决策。21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将于2008年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发展变化归为新常态,在我国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解释则与之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学者早在国内正式提出新常态概念前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本土化概念[1]。在我国正式提出“新常态”概念后,我国最高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从消费需求等后续共九个维度对该概念进行了全面阐述,随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得到了最高经济工作会议记得高度认可。经济新常态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各领域引发了高度关注与讨论,多数学者纷纷提出了对该概念的观点,同时其观点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2]。部分学者指出,经济新常态通俗来讲就是在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面临着新的机遇、条件与挑战,同时也逐渐转变为经济发展阶段的中药特征。在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投资效益以及进出口等变量的集中或单一影响下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部分学者认为,可从经济发展环境、层面以及领域等角度出发进行经济现场太的理解与考察。从市场经济环境角度下考察经济新常态的结果展示为其核心在于孕育新的经济规则与运行机制,从而建立全新市场经济结构与模式。从国际环境角度出发观察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经济环境指导下的发展可的,其可作为改革发展的必要产物,同时也是企业视图在经济发展环节中获得企业竞争力的具象化表现。从发展阶段与环境下角度出发,则可得出经济新常态本质是具备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的新模式。部分学者指出,GDP增速的转换是新常态经济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同时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新常态的优化体现,而其核心内涵则是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3]

2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决策

经济发展完成新常态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与机制原则需要在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结构等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额中对共计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特殊强调。其要求指出需要产业结构以及企业发展需要顺应改革发展的需求记进一步达到使之能够及时享受改革收益的目的。

2.1国家产业结构改革

在国民收入逐渐提升,经济发展成上升趋势的环境影响下,消费者消费结构与消费需要也产生了多元化变化,针对高端服务的需求量与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经济发展环节中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生产结构升级。高端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医疗、旅游以及教育等对国民经济、健康以及生活品质具有显著改善的服务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之一为完善并建立稳定的股票市场,一定程度上是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的外在表现。新常态经济模式的持续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将使得金融财税政策作为有力支撑。从财税角度出发,需要以完善并建立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政策为目的,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的企业竞争力并为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优势。以金融体制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并合理调整定价规律,从而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健康的资本市场,并促进金融产业结构转型[4]

2.2创新经济增长着力点

新常态经济的也正决定了其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地位,企业竞争的远东类之一为内部创新,同时也可作为实际生产力的外显表现,因此打破企业垄断,积极创新是当前顺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5]。企业应将重点置于创新的资金以及其他投入中,同时促进自出创新至有效共计的转变。企业还需掌握技术改革关键要点,从全球经济角度出发培养全新企业形态。将企业创新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主体,结合产业结构创新体系提高技术生产转化效率,进一步促进行业竞争力的优先创新成为现实。

2.3供给侧改革的实现

经济新常态的供给侧改革的实现主要以政府监管与相关机制的有效运行为依据。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相关能力的现代化约束以及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资源能够行之有效地得到分配,进一步突出监管与监理智能的效力。进入经济新常态后GDP增速增加带来的局限性也居家明显,都监狱效率较低但成本升高等问题[6]。这就支持与,作为政府部门应投入在该领域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同时着力于释放供给侧质量、企业内省动力以及生产动力。以强化经济发展环节中监督者智能为主要出发点,以降低生产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为主要目的,进一步维护经济发展模式健康的同时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供给侧改革措施落实的时间跨度与力度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各部门需要在保证创新、改革等环节中避免矫枉过正的同时保证产能。这就指出在供给侧改革期间应逐渐深入结构优化同时促进产业内部创新动能。需要做到在妥善提出对应政策的基础上使得多元政策的落实能够充分实现协调效应,进一步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效应得到充分落实。

参考文献

[1] 徐姣姣,江林,姚世斌. 经济新常态下成都市特色小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8(31):23-24.

[2] 崔改,姜小蕾. 新常态下农发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7(32):75-76.

[3] 丁泽.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重困境及路径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17(10):55-59,78.

[4] 吴限,张皓然,吕欣彦.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商论,2022(4):106-108.

[5] 封莎,吴秀林. 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8(10):4-6.

[6] 潘才新. 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地勘经济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 发展研究,2017(7):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