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片中右氧氟沙星异构体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6
/ 2

左氧氟沙星片中右氧氟沙星异构体分析研究

符史祥

海南健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311

摘要:左氧氟沙星作为第3代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1],且易被人体吸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和发现左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好,但左氧氟沙星存在异构体,其无药效活性并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为了控制生产中右氧氟沙星的量,为工艺生产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数据,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本法采用HPLC法,用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五水硫酸铜D-苯丙氨酸-甲醇(84:1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294nm、柱温30℃、洗脱方式:等度洗脱;检测多批左氧氟沙星片,按外标法计算右氧氟沙星的含量均小于1.0%。本法能够检测出左氧氟沙星片中的右氧氟沙星,可用于异构体的检查。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右氧氟沙星、异构体、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左氧氟沙星的介绍

1.1.1左氧氟沙星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图 1-1)化学名为(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氢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它是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开发成功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熔点为 229℃-235℃ (分解)化学结构式(如图1):

图1

1.1.2左氧氟沙星的应用

左氧氟沙星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通过抑制细菌干扰DNA链的重新封接,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达到抗菌的作用。作为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本品属于基本药物,适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左氧氟沙星的药效是右旋氧氟沙星的8至128倍,右氧氟沙星毒性大于左氧氟沙星。

  1.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岛津)、左氧氟沙星片(自制)、左氧氟沙星对照品(中检院,含量 97.3%);氧氟沙星对照品(中检院,含量99.5%)。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2 方法及样品溶液制备

2.2.1 样品溶液制备

流动相A:称取D-苯丙氨酸5g与硫酸铜2g,加水4L溶解后,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3.5;稀释剂:甲醇;取适量氧氟沙星对照品,精密称定,配成1ml含有氧氟沙星0.1mg,作为氧氟沙星对照品储备液;取左氧氟沙星对照品适量用稀释剂溶解,加入氧氟沙星对照品储备液适量,配制成1ml含左氧氟沙星1mg、氧氟沙星20μg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左氧氟沙星片20片研磨成细粉,称取适量,制成1ml中含有左氧氟沙星1mg的供试品溶液,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制成1ml中含左氧氟沙星0.01mg的自身对照溶液[3]

2.2.2 方法

2.2.2.1 方法1

流动相A-甲醇(80:20)作为流动相,色谱柱C1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94nm、柱温30℃;流速1.0ml/min,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左氧氟沙星对照品溶液、氧氟沙星对照品溶液10μl进样。

2.2.2.2 方法2

流动相A-甲醇(84:16)作为流动相,色谱柱C18(150mm*4.6mm,5μm);其他同2.2.2.1方法1条件。

2.2.2.3 方法3

流动相A-甲醇(84:16)作为流动相,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其他同2.2.2.1方法1条件。

两个主组分的出峰顺序依次为右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分离度不小于1.5。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结果

方法一,系统适用性溶液中右氧氟沙星RT8.183、左氧氟沙星RT9.371;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峰分离度进为1.21。

1668350616382

图2

方法二,系统适用性溶液中右氧氟沙星RT10.177、左氧氟沙星RT10.848;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峰分离度进为0.63。

1668350806431

图3

方法三,系统适用性溶液中右氧氟沙星RT10.291、左氧氟沙星RT12.299;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峰分离度进为4.71。

1668351306874

图4

注:系统适用性中A右氧氟沙星,B左氧氟沙星

2.2.3.2 分析

综合分析方法三色谱条件参数最优,该方法能够完全将右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分离并准确的检测出两个主成分。

2.3 精密度试验

以2.2.2.3项下色谱条件,取2.2.1项下系统适用性溶液连续进样6次,以右氧氟沙星峰面积计算出,其RSD为0.65%,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可靠检测出右氧氟沙星的含量,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4 样品检测

按2.2.1项下配制方法,配制三批供试品溶液;以2.2.2.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左氧氟沙星中右氧氟沙星的含量。

检测数据为供试品溶液1至3中右氧氟沙星峰面积分别为258510、258412、266730自身对照溶液中左氧氟沙星峰面积分别为1235222、1244412、1244412.结果分别为0.21%、0.21%、0.22%,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准确可靠的检测出右氧氟沙星的含量。

  1. 讨论

手性碳原子中心是由三维结构引起的,一个分子存在一个C分别和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其他基团相连。因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对称的三维结构分子。如一个分子不能与它的镜像重合,那么该分子与它的镜像互称为对映异构体[2]手性药物指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存在手性碳,且该药物是由单一对映体组成;在机体调控与代谢过程中,酶和受体等都具有超强的手性识别能力,它们对对映体药物亲和能力不一样,受体分子与手性药物几何构型匹配才能起到应有的药效,从而使得含手性因素的药物对映体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理活性以及毒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左氧氟沙星与右氧氟沙星就是如此,左氧氟沙星在机体中的药物活性高,毒理性较低,反观右氧氟沙星无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强于左氧氟沙星,故在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右氧氟沙星的含量,减少其在成品中的占比。本方法能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定量,可靠的检测出右氧氟沙星的含量。

参考文献

[1]杨学智.左氧氟沙星溶解度测定及共晶点的分析研究J.天津大学硕士电子期刊:2013年第05期

[2]和立超.药物共晶在手性氣氟沙星拆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电子期刊2020年第06期

[3]曹 嘉,冉兰,曹宪HPLC测定左氧氟沙星原料中的右旋异构体J医药卫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