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探究

吴国洪

广东腾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观念,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主要是以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为原则,达成建筑管理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目标。这需要建筑单位逐步完善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框架,优化流程,制定工作计划,做好优劣势分析,其中涉及到外围保护、通风、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施工技术,并及时做工程项目发展的内部评价,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效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方法

前言

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公平、共同、持续化的精神,保障并改善了民生,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可以推动建筑技术、材料,工程管理思路的革新。在了解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需要建筑单位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调整管理策略,立足于实践问题,改变建筑工程管理的格局。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开发商、承建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主体,需要其履行主体责任。但纵观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行业内部的技术提升和理念换代步伐,相对国外而言更为缓慢,各个单位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和资源运用,放在了提升既有参建模式下单位效益方面,不愿意或还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导致许多新想法、新设备、新技术,没有市场转化前提和需求背景。

(二)管理水平低

在进行可持续建筑工程管理的部分单位,企业内部也较少做大幅度的改革或创新,只是用原有班底、原有资源,按照绿色建筑和可持续管理标准,进行管理手段和工作计划的调整。容易出现工作流程对接难,管理目标落实难,奖惩制度推进难等问题,企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相对低效。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原则和目标

(一)管理原则

原则之一,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目的是引导具体工程项目的所有参建方,都可以将绿色可持续、环境友好,渗透在各自工作内容之中。例如甲方要配合做好该项目的市场调研,侧重于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和产生的环境影响。而设计单位则要将应用环保材料,低环境影响型土建、电力技术,进行方案设计、调整,放在首位。并要从项目立项阶段开始,直至项目的运营、维护,都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好绿色协同路线,打造精品绿色施工、建筑管理示范工程。

原则之二,坚持全过程管理,从设计开始,直至竣工验收,都以不同的可持续标准,进行组织与衡量。例如在项目实施环节,较易产生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确认环保重要点位,控制好扬尘、噪声,保护好土壤、水源,科学堆放、运输建筑垃圾,并保护好周边已有的社会、人文环境。

(二)管理目标

在该理念指导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要节约资源,使耗材、水源、能源,土壤等,都在工程任务、周期计划前提下,尽量少用或不用,比如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做项目的动力补偿。其二,要做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尊重和保护既有环境资源。例如前期做好地质勘探,尽量利用原有地势、坡度做排水和基础建设。其三,要做到经济且高效,既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会影响参建单位的施工管理热情,不会由经济问题带来负面质量和安全问题;又要做好资源的循环、高效使用,达成环境、社会目标[1]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方法

(一)完善管理框架

企业要将可持续理念作为发展前提,引导正确建筑观、工程管理观、经济价值观,认清自己的环保、社会责任;使战略发展目标,与该项目的预期价值,股东权益,环境收益,保持在结构优化水平线上,促进建筑、环境协调发展。

在整体理念之下,需要将可持续建筑管理,划分为组织、规划、实施、评价四个大的部分,成立建筑管理小组,由技术、施工、设计等不同部门负责人分别对应具体的组织、施工管理、技术评价等相关工作。小组要负责协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保证各司其职;并编制管理总体规划,系统性明确本次项目要对应着哪部行业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做环保、技术参考。各管理分组还要组建包括工程师、技术员、预算员、水电施工人员等的管理小组,按照大的工作方向,划分管理层级,尽量实现扁平、集约、高效管理,便于分配绿色工程责任。

要由项目的总协调方与管理小组、管理小组与分组负责人,签订绿色管理责任意向书。规划具体工作内容之外,还要明确可持续管理中的奖惩机制。侧重于调整奖励环节,以共同争取绿色建筑工程补贴、减免相关税费为基础,实现参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该工作中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以提高个体的管理积极性。

(二)制定管理计划

制定的管理计划主要是围绕着环境保护的要点,梳理工作流程,对常态化管理任务,和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置,确保工程重点部位可展现绿色施工亮点,并可以辐射整个建筑周期、建筑项目。

可围绕着节材、节水、节能、用地保护,明确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怎样的工程计划。例如节材就需要围绕着工程维护结构、装饰装修等各个方面,避免浪费,并合理使用二次可循环的材料。在节水方面,通过开挖沉淀池、隔油池,将建筑和生活污水、废水分类循环处理。

签订了责任协议之后,先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讲给最基层普通的施工人员,让其成为落实绿色管理责任的每一颗螺丝钉。再按照星期-半月-季度-整月的规划,完成周期性考核,做好过程控制和检查纠正。判断现阶段的施工进度是否落实了项目的绿色整体方案,如若未落实,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针对后续工程要求调整计划。例如土建工程建筑垃圾较多,随意堆放在现场,原因是涉及到该道工序的环境因素清单编制不完整,现场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可以要求立即停工整改,并给出避免后续类似现象的方案,方案经审核具有可实行价值再推广。同时,要对责任人进行资金处罚,强化企业环保管理意识[2]

(三)做SWOT分析

做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还需要各企业认真做SWOT分析,了解自身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有哪些优势、不足,有哪些影响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可以抓住哪些机遇。目的是形成总体上的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并细化到承建的各个工程项目之中。

首先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外部影响因素,上关注政府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时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市场规划制度,对绿色施工产权的保护方法,和专项基金,将其作为推动可持续项目管理的机遇。同时,要了解国家经济形势、建筑行业现有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以及新材料的开发运用,了解以上因素可给企业带来哪些帮助。而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要了解企业现有绿色施工技术、工程管理水平,拥有哪些知识产权,具备哪些专项人才,可投入多少资金、设备,又是否形成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

其次,要在认清内外部机遇、挑战之下做好战略规划。比如,某建筑企业一直在推动绿色、可持续理念在项目管理中的落实,积极落实国家、行业的号召;但绿色施工技术实力不足,人员储备欠缺。则需要制定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的结合之路,正面了解工程管理中面对的威胁,着重在工程设计、施工现场监督中,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率。鼓励基层员工学习和创新,对实现环保科技创新的员工,进行物质、精神的双重奖励[3]

(四)应用配套绿色环保技术

技术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管理时,也要围绕着如何引入技术、发挥技术作用,做管理探讨。

比如从综合能耗降低角度,选择外围防护材料和技术,利用多条密封窗框,减少夏季建筑物室内温度,从而降低对空调的使用需求。或通过科学设计窗户与墙体的面积比例,满足室内在阴天等日照较少时段的采光需求,减少室内照明需要。或考虑到项目所在地气候特点,和具体的地势、坡度,设计主动、被动通风系统,在项目中增加燃气井数量,改变空气供应管道的位置、间距,引导过多热量通过自然流动释放,协调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制造更为自然良好的空气环境。

另外,适当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利用光伏发电系统,给建筑施工和后期使用供给电源,用结构型电力系统减少电网负荷。或做好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增加雨水回收、渗漏、采集装置,将生活污水通过物理沉降过滤,净化之后用于园区除尘、清扫和绿植灌溉作业,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如若使用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则需要先进行分类,再检查其既有功能,将其合理用于铺设临时步道;或改变原始性能,发挥其潜在价值。

(五)及时进行项目内部评价

可持续发展管理质量,需要通过及时内部评价实现,便于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要坚持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原则,对应管理目标,进行量化打分。

例如在设计阶段,审核该工程的编制方案是否达成绿色标准?是否引入了可靠的节能、节水、环保技术、材料?是否有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在进行施工阶段的评价考核时,则需要更具体。施工作业和临时办公、生活区域是否分开?不同区域是否布置了噪音、大气污染、废水排放等的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的隔离、处置措施?员工是否了解材料节约、循环使用知识?现场是否有定期巡检的施工管理记录?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则是推动绿色环保型建筑,取代传统粗放型建筑的科学理念。因此,需要各单位认真学习和分析,对行业发展趋势、项目建设标准,和企业发展策略,制定可行的项目工程管理计划,逐步推动方案落地。使得工程项目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 宫世芮.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21(4):26-27.

[2] 李德静.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J]. 建筑与装饰,2020(31):70.

[3] 高德生,张云宁,欧阳红祥,等.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9,33(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