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关于法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考

苏晓

火箭军士官学校

[摘要]“课程思政”,即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然后将其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法理学作为“法的一般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法理学;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在其颁发的《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法学教育要坚持“一课双责”,各门课程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注重价值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法理学》在现代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讲授法的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逻辑,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而且,《法理学》又是一门“入门课”,是法学生开启法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对于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价值观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好这个“头”至关重要。

一、在法理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启示我们,“立德树人”是各类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应承担的责任,每一类课程设置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禁止“拖后腿”“唱反调”,要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法理学是法学生学习法学的基础学科,统领并贯穿于法学领域的思想主线、理论原则和价值体系,是整个法学的根基和灵魂。这门课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概念、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价值以及法与社会的关系,体现着特定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形成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和法律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其中的知识建构和人格塑造。在法理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在法学启蒙阶段就打好专业基础的底子,避免长成歪脖子树。[4]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法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

要培养德法兼备卓越法律人才,就必须重视法理学的德育效能,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充分发掘法理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使法学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使法理学成为法学专业教育中德法兼修的重要平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统一。[5]

(一)“全员育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管齐下

“全员育人”,是强调施教者的范围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乃至学生自身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所有施教者要培养协同育人责任感。

法理学作为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观教育就背离了法理学的价值初衷,学生就会变成只会死记硬背法条的法律机器,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具体实践中处理法律问题时往往脱离社会实际,背离传统伦理观念。所以有必要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对法科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仅仅靠大学里开设几门思想品德教育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据调查,学生对世界的看法和价值观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专业课教师。这一方面在于以往思想品德课的单纯说教令学生产生了厌倦。另外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贯穿价值理念有润物细无声之得天独厚之条件,所以要充分发挥专业育人的重要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体现和加强品德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才能切实培育出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而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教育出现瘸腿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6]

(二)“全程、全方位育人”: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衔接

“全程育人”是从时间维度提出的育人要求。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学校都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出现空白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就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维度提出的育人要求,也可简要理解为全面育人,就是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全面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课堂教育与课余教育的共同提高,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首先,在课前要加强对法理学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之前法理学的教学理念都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学校要通过适当的培训使教师树立智育德育并重的法理学教学理念,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这样才可能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其次,在课中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灌输式的知识传授,采取导入案例、课堂小组讨论等授课模式,教学中引入思政案例。在贯彻课程思政的法理学教学中,选取的案例不仅要典型、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者,在考试中合理考核思政要素。目前在法理学教学当中,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一般都侧重于文化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考察。由于法理学这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紧密相关,所以要在学生成绩评价中设置思政标准,将思想政治水平作为学生成绩的组成部分。在平时成绩方面,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能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问题来进行课堂互动,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给分标准。在期末成绩方面,应增加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知识的题目,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观题的重要给分标准。最后,课后合理推荐课外参考书目。课程思政不仅在课堂中要全面贯彻,还要贯穿于课堂外的整个法理学学习当中。学生要想深入学习法理学,除了教材之外还需要阅读一定的课外参考书籍,包括其他教材和法理学方面的专著。由于法理学教材、专著种类非常多,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课外参考书目,以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教师应当向学生推荐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外参考书目。

[7]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课程,其中包含着大量政治性、思想性内容,本身具有智育与德育紧密结合的特点。在法理学教学改革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将法理学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补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阵地。教师在法理学教学中要全面贯彻思政理念,使法理学课程不限于传授知识本身,还要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eople.com.cn)。

[2]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eople.com.cn)。

[4]刘青山.“法理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效能[J].法制博览,2019(32):206-208.

[5]陈雪.法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2021(43):98-100.

[6]王龙,王宫蛟.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路径与方法[J].甘肃教育研究,2021(02):80-85.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eople.com.cn)

[2]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eople.com.cn)

[4] 王龙,王宫蛟.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路径与方法[J].甘肃教育研究,2021(02):80-85.

[5]刘青山.“法理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效能[J].法制博览,2019(32):206-208.

[6]刘青山.“法理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效能[J].法制博览,2019(32):206-208.

[7]陈雪.法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2021(4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