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环境下生鲜配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数字经济环境下生鲜配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梁东明

南宁威耀集采集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201

摘要:在疫情影响下,生鲜产品的线上需求不断释放,生鲜电商逐渐成为人们选购新鲜蔬果等日用品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水平是生鲜电商的竞争焦点。本文对数字经济环境下生鲜配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数字经济;生鲜配送;发展趋势

一、生鲜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生鲜配送为动态供应链网络,其产品流通模式、网络结构等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市场环境等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在数字经济时代,生鲜配送行业模式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依靠信息平台和现代化物流手段,生鲜产品的销售环节实现时空分离,拆分为交易和配送两个环节。生鲜电商从下游零售端的切入模式呈现多样化:

1.传统模式电商:天猫生鲜、京东生鲜等,采用地域性垂直模式,通常是当天下单、次日送达;

2.O2O模式:京东到家、饿了么新零售等,与超市等线下实体零售店合作;

3.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以下沉社区的、兼具存储、分拣、配送功能的仓储点为依托,实现库存前置,提高配送效率,实现当天下单、2小时内送达或当日达;

4.店仓一体化:盒马鲜生、永辉生活、沃尔玛等,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整合了“线下门店+线上购物+即时配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5.社区团购模式:兴盛优选、多多买菜、十荟团、美团优选等,下单后一小时后送达或约定时间内送达,由团购平台提供产品供应链物流,团长负责社群运营,用户在社区自提商品;

6.B端生鲜电商:美菜网、宋小菜、链菜、飞熊领鲜等,缩短流通环节,为餐饮商户提供一站式原材料采购服务。

二、生鲜配送行业发展困境

(一)上游分散,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中国当下的农产品销售形势主要是以个体小农为主,市场经济观念弱,从事生产活动时具有盲目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品更无法实现标准化。从生产过程来说,农业生产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监管起来难度较大。因此监管部门主要的监督方法都是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在监管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不能杜绝农民是种植、养殖的过程中,为解决虫患灾病等实际问题或提高产品产量,而不恰当地大规模采用杀虫剂、肥料和有害试剂等。在最终产品的检验环节,也可能没有遵循随机抽检的原则,仅选择达标产品送检。

(二)中游层级多,中间环节多、差价大

因为各地生鲜农产品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新鲜产品在全国区域内的流动形成了多级采购、批发、分销的中间商体系。其中,农产品采购商通常具有整合本地生鲜农产的功能,但是能够辐射的区域也相对较小。而经销地的批发商店则通常交易规模很大,甚至可以辐射整个省级地域范围。各级批发市场的产品规格悬殊,而复杂的供应链降低了从业人员的获利能力,也影响了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前述盈利条件的能力。同时,由于上游和消费终端之间相隔着多个分销环节,因此上游生产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品牌优势进而建立消费终端竞争力的能力也将遭到极大影响。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生鲜产品在多级中间商体系中流转,每一层都产生运输成本、人力成本,使产销双方的产品之间的差价越来越大。

(三)供需信息滞后,造成供应链价值流失

供需信息滞后是长久以来中国生鲜行业产销不均衡的痛点。多层次的供应链容易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的上游形成盲目推广生产造成产能过剩。专家认为,“流通中的信息成本包括供需信息匹配成本、供需信息错配成本”。而供求信息配对成本费用又分为卖方提供与买方寻找两种成本费用。广告宣传、营销手段、导购等,构成了卖家提供成本费用,目的是把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而购买者的寻找成本费用,包含了购买者寻找、询问、前往店铺等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等。而供求信息错配成本费用则是指,在与供求信息无法进行精确配对的情形下,未能及时将产品卖给价格高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价值损失。

三、数字经济环境下生鲜配送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合供应链上游,实现生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

发展生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建立区域地域特色化、多元化生产模式。根据企业上游小散乱、生产过程不易规范及生鲜产品质量问题,制定了生鲜农村的统一质量安全规范,通过统筹发展整合本地规模小而散乱的生鲜农户,聚力各地人员、物力资源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按照地域区位、气象、环境、土质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区域特色化、地区多样化的模式,如发展果蔬、水产、肉奶生鲜生产培训基地等。通过集约化、特色化以及多元化的模式树立了生鲜农村品质形象,将生鲜电子商务与生鲜加工作业生产基地、旅游观光等融为一体,实现“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生鲜采摘”、“种植体验”等多种线下营销模式,有效推动了生鲜消费体验式消费提升。

(二)建立“超短链”模式,打通供应链中游

生鲜零售企业对价格和质量都非常敏感,因此生鲜电商必须争取直采的低价和改善自身配送运输的能力,才能取得竞争力,从而抢占市场份额。生鲜电商将向整个供应链上进一步拓展,化把传统的供应链环节减少至两层以上甚至三层以下,甚至取消中间环节。建立生鲜生产基地或肉禽生产基地,又或者建立在合同关系下的生鲜产品直供基地;采用了“全国统采+区域直采”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保持新鲜度。直采可以很大程度地缩短了“产品—店铺—市场消费者”的中介环节,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运输、库存等的消耗成本,在保证生鲜新鲜度的同时又做到了价格优势,实现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另外,还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恒温技术,建立并完成全渠道冷链配送管理。电商企业可以打通生鲜供应源头,完善自有冷库和冷链运输等设施,并集中力量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上门物流配送服务,使生鲜农产品的从供应量源头开始到交付至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其中涉及的采集、打包、分拣、生产、包装、库存、运输、批发、分销、零售每个环节,都能实现冷链运输物流技术与配套设备的无缝衔接。

(三)数字化营销,促进下游消费者体验升级

推动传统销售路径向数字化转型提升。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顾客的基本情况,顾客的偏好及行为方式,搭建生鲜电子商务全渠道数据分析平台,记录消费者行为、需求偏好和变化趋势,从而对客户实现地域、年龄特征、消费偏好等的标签化管理。利用客户群体标签化管理和群体分类实现精准营销。准确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进而实施创造性、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如定向推送广告或优惠券,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增加消费者黏性。定时或不定时地开展消费者人群数据分析、生鲜订购情况数据分析,通过跟踪、数据分析以及预测使用者群体行为、消费需求种类、消费数量和消费偏好,进而合理预估生鲜市场需求种类和总量,并提早布置生鲜进货和仓库配送,以最大化程度控制生鲜资源消耗、缺货量和物流成本。

四、结语

生鲜配送行业竞争激烈,必须把握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机会,积极实施安全化、集约化和规范性的生鲜产品作业,实现供应链上游拓展,建立基于契约的生鲜农产品直供基地体系,逐步建立并健全中国生鲜电商的全途径数据分析平台、冷链配送体系,通过数字化营销实现消费者体验升级,最终形成基于数字化的、高速灵活的超短供应链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在生鲜电商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岿然,孙玉玲.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7, 31(1):8.

[2]李源,李静."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O 2O电商模式与改进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0(20):96-99.

[2]杨青青,蒋雪梅.数字经济下生鲜电商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1, 43(6):3.

[4]罗曼妮.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生鲜电商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