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诗题品诗意--以唐诗《野望》课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诗题品诗意--以唐诗《野望》课例为例

翁新悦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福建平潭;350400

摘要:如何在一课时内高效地鉴赏古诗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研究的语文课题。为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以唐诗《野望》为例,抓住诗题中的“野”、“望”二字,从识人、析景、品情三方面着手,探讨中学生快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关键词:诗题、诗意、诗情、作者、意象

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体现着一个教师对整篇文章重难点的掌控力,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力,对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的把握力。因此,如何开展诗歌类的片段教学,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诗歌,可以从题目切入,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望”见作者

“知人论世”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个作家往往会将他特定的风格和人生经历融入他的作品表达中,比如一提起杜甫,学生就会想到他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一提到李白,学生就会想到他的恃才傲物、浪漫飘逸。所以野望之望,首先要求教师要“望得见”作者,即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王绩,字无功,出身于一个大族世家,他的世祖“六世冠冕”。王绩早年受其兄长王通的影响,信奉儒家思想,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学谋得理想的官职。然而在隋代,由于“天子不知,公卿不识”,他从未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即使统治者赐他官职,也只不过是位低职微的小官。他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田园山林,以诗歌琴酒以自娱。因此王绩的诗歌创作以冷眼观世事化解心中不平的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宁静淡泊又朴厚疏野外的诗歌境界[1]。所以通过“望见作者”能让学生迅速置于作者所处的那种心境,助推对诗意的理解。

二、“望”见秋景

  “望见秋景”要求教师启发学生抓住诗歌意象[2],即“意象法”。从诗歌题材上看,《野望》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作为首联,“东皋薄暮望”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动作,以一个“望”引出了颔联和颈联。教师在教授这两联时,应当注重对内容的解析,尤其诗歌手法的强调。首先是远近视角的切换和动静景的结合。颔联中作者运用了远景、静态描写,侧重宏观地描绘恬淡自然的田园秋景。颈联中作者将视线由远转近,由静转动。二者相结合,不仅画出了秋光山色,也画出了游猎丰收。其次是互文和对偶也是本诗的一大亮点,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颔联。受到形式的影响,学生容易将此句错译为“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上落日的余晖”,此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解释和阐发,讲授“互文”这一知识点,并给出正确翻译“层层树木和山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披覆着落日的余晖”,从而体现出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三、“望”见诗情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3],诗歌情感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抒胸臆的显性情感,一类是含蓄深沉的隐性情感,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直接和间接两种抒情方式的运用[4],显然《野望》的情感表现属于后者。在感受深秋薄暮之景后,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徘徊无依,寂寞惆怅的复杂情思。首先是特殊时间点的讲解。《野望》中有两个明显的时间点——一个是“薄暮”,一个是“秋”。薄为迫近之意,意味着此时的天地正处于白天向黑夜的过渡,是一个混沌的状态,世间万物被笼罩于惨淡的黄昏之中[5]。而秋自盛夏更替而来,从“阴阴夏木啭黄鹂”到“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给文人墨客留下的大多是凄凉之感,此时的诗人正处于黄昏和秋天这两个时间轴的焦点之处,可想而知此刻作者的视野中一定是萧瑟无比的。其次是情感基调的奠定,首联 “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是“徘徊,来回走”的意思,已经暗示出了作者此刻的内心是孤苦彷徨的,“欲何依”则为用典,化用的是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句话是曹操求贤若渴心境的体现。再加上第一环节中对王绩身份背景的介绍,可以隐隐约约地窥见作者于东皋之上“徙倚”的原因:抱负无法施展,却又不甘只是归隐田园。正是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作者面前的山林与归人也呈现出伤感的色彩。再次是叠词的使用、情景关系的理解。“树树”说明作者眼前不止一棵树,“树”字的叠用表示一种强调,“皆”作为程度副词,二者搭配更显得秋色深沉。同理,“山山”之后紧跟着“唯”也表明作者目之所及的每一座山都笼罩在秋日惨淡的余晖之中,二者相结合,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更显心境之落寞悲凉[6]。颈联中,作者以牧人和猎马的描写,描绘了特有的田园风光,放牧的人们悠然地驱赶着牲畜走在回家的路上猎人们骑着的挂满收获物的猎马飞驰着,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动人单看此景,可能会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番悠游自得的田园收获之景,此时教师可以趁机抛出问题,让学生根据上下句以及作者身份,探寻这背后的幽微复杂的感情。可以看出,牧人的“返”和猎人的“归”实际上反衬出作者的内心的彷徨无依,连牧人和猎马都有家可归,而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作者却无从得知自己的前路和归途究竟在何方,这幅田园牧歌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深深的愁思。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困境中,王绩发出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慨叹。“无相识”既可以指现实中的作者真的不识相顾之人,也可以引申为作者的才能一直没有被统治者看到,没有被统治者委以过重任。“长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这表明作者内心的愁绪已经堆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能通过放声高歌来缓解内心的苦闷压抑。而“怀采薇”通常学界的看法是运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表达了隐居不仕的心情,但是笔者则认为也可能化用了《诗经·召南·草虫》中的“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从而抒发作者四顾茫然,缺少知音的寂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是一个教师教学思路和能力的集中展现,在面对诗歌时,教师可以以题目为线索贯穿作者、景物、情感三个层次,从而使诗歌教学有着清晰的逻辑结构,也更贴合学生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186

[2] [4]宗华.初中生如何高效赏读古诗词——以唐诗《野望》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2.8(1214):74-76

[3]王国维:《人间词话》,广西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5] [6]麦嘉琪.徘徊于仕隐之间,开五律之先声——王绩《野望》文本细读[J].名作欣赏,2022(9):72-74

备注:

作者单位信息: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作者信息:

翁新悦(2002年——),女,福建平潭人,本科,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作者信息:姓名:翁新悦(2002.4-) 汉族,福建平潭人,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