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

/ 2

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

刘晓梅1,李和伟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3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36

摘  要:中医药凝结了几千年的智慧,在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探索一条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路径,需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行、社会力量与院校储备互为补充,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助力建设一支多层次、可持续的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关键词: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中医药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是伟大的宝库,从中积极挖掘健康养老的理念与适宜技术促进“诊治为主”向“健康促进”的转变走出一条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之路,才能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的到来,才能积极应对健康老龄化行动助力,让每一位老人皆能健康体面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一、提升社会地位,拓宽人才招揽渠道

1.加强政策解读

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对社会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中医药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解读,营造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改变社会对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刻板偏见,以入学补贴、减免学费、包管就业等方式吸引广大学生及乡镇就业困难人员报考,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的问题。

2.稳步提高薪酬待遇

一方面,建立健全各地中医药养老专业毕业生的入职津贴机制,凡进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由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次性入职补贴并分年发放,吸引优秀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各地养老服务机构根据经济特点,建立健全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与薪酬待遇、职位晋升等相挂钩,保证其薪酬待遇稳步提升。

3.探索完善人才奖励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同行评议、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逐步完善奖励评价机制。例如,各地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实施人才积分落实优待政策,综合职业等级、服务年限、服务对象评价、荣誉称号等,给予家人或本人年老后优先享受中医药养老服务等待遇。针对优秀的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优先给予深造学习机会、优先推荐奖评、职位晋升等。

二、明确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

以现阶段和未来五年内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研博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尤其加强基础服务型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构建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是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以一线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研发中医药融合老年健康服务的特色课程;二是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及时在课程中引入现代养老服务经典案例,组织院校师资根据国家现行职业标准与地方中医药养老服务需求编写相关教材;三是继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程学习与线下实训相结合,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老人”的教学理念,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校园氛围。

3.建设中医药特色养老科研与实践基地

由于我国养老事业起步晚,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各类养老机构的质量不尽相同,遴选一批中医药特色养老研究基地与实训基地,有助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高层次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院校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让产学研不再流于形式,不断开拓新的科研实践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校企良性互动[1],使学生在院校教师和基地讲师的共同指导下得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三、强化复合型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1.建设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养老专业师资培训试点,鼓励相关教师深入国内基层养老服务机构研修,积累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二是鼓励院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养老服务教育资源,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通过学习总结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经验,充分挖掘中医药特色养老优势,打造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团队;三是建立完善师资队伍的激励评价机制,将教学水平与职位晋升、薪酬水平相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2.重视培养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评估人才

一方面,探索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评估人才培养试点,联合中医药院校联合开发统一教学大纲,制定相配套的职业考核标准与在职培训方案;另一方面,加强现有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中医药素质教育,使其可以根据老年人健康状态制定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计划,逐步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中医药养老服务评估人才培养机制。

3.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

鼓励中医药院校涉老类专业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对于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社会从业人员,按院校相关规定择优推免,经考核合格后也可获取相应学历证书。在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轮训的同时,拓宽继续教育渠道,发挥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平台的作用,整合中医药职业教学资源,鼓励在线接受教育培训,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

4.加快现有养老护理员的中医药技能培训

一是根据地方特色,支持鼓励社区养老机构与中医药院校联合开发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宗旨、尽显中医药廉验特色的养老护理员教材;二是挑选一批优秀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建立学习补贴、职位晋升、提高薪酬等奖励机制,制定中期、终期考核机制,保证培训效果;三是探索“以老带新,边做边学”的培训模式,快速覆盖机构内养老护理员的中医药技能培训,使现有养老护理员尽快成为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的重要力量。

5.提升老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中医药素养

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是直面老年人群的社会中坚力量,更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的重要补充。为了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形成社会人人参与的养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议中医药院校组织优秀师生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医药健康养老的宣教活动或主题讲座,促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家庭,根据为老服务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对于老年人服务需求的信息反馈提供相应指导,优先传授通俗易懂、简单易行、预防为先的中医药特色适宜技术,助力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杰,郑越洋.美国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历程、特征与启示——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21,9(04):105-117.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1.04.009

[2]郭丽君,鲍勇,黄春玉,张瑾,王海燕.中国养老人才队伍培养体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4):3576-3581.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14.068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SHD351);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JA710018)

通讯作者:李和伟,Email:lihewei687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