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

肖兵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摘要:施工安全是保障建筑工程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所以,需始终坚守“安全生产”的工程建设原则,必须要将人员施工安全问题放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首位。基于此,文章在安全管理层面上对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进行了总结,并从最大化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对策。希望可以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供一些管理思路,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圆满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管理方法,决定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施工企业必须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前提,针对性地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选取适合的,相关施工技术手段及方法,为建筑工程施工保驾护航。但是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部分企业仍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未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相关管理制度及方法不能针对性地解决其问题,进而对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2建筑工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处于上升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也带来了较多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处理。建筑工人的不断增多,大量文化素质较低且安全意识薄弱的农民工加入施工中,使得建筑团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同时也出现管理负责人员对管理机制及相关安全制度不熟悉,从而导致无法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基层施工人员较难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对相关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施工缺乏具体的认知。再加上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使他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安全的施工现象,进而导致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盲目施工、违章施工等现象,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为施工企业带来较为恶劣的影响。

1.3安全管理缺少资金投入

建筑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更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安全管理中投入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在采购安全防护设备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未配备质量达标的安全防护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施工作业难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中投入的资金不足还体现在施工现场警示牌、安全标语的设置上,施工单位出于控制成本投入的目的,可能会刻意减少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安全事故可能给自身经济效益、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面对建筑安全事故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很低,可能会故意忽略在安全管理中的投入,在安全隐患检查、现场监督管理中容易出现疏忽,无法及时发现施工人员存在的危险行为,这是建筑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1.4工程监督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较为复杂繁琐,需要进行全面监督和及时检查,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未做到这一点,将大大提升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责任心显得尤其重要,要让他们认识到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忽视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若不能及时端正态度,将会造成施工进展的停滞以及返工现象的发生,既无法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

2建筑安全事故的预警管理建议

2.1施工前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防范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性,注重采取适当方法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施工单位需要从施工人员的身上着手,在引进施工人员以后及时开展岗前的培训工作,包括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施工人员对建筑安全事故保持敬畏心,尽可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让所有施工人员都掌握正确的技术操作方法,在技术层面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还需要详细讲解施工人员在项目中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讲解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确保全体施工人员以高度安全意识投入到工作中,从源头上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分,明确全体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安全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各项工作做出完整记录,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可以及时进行追责,并及时找到安全事故的源头、了解安全事故的成因。例如,在施工单位适当投入的情况下仍然因安全事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查明原因发现是安全防护设备配置不到位导致,施工单位在核实情况后需要及时展开调查,从安全防护设备的采购环节入手,查看安全防护设备采购的数量、质量是否达标,一旦发现采购数量不达标或所采购的安全防护设备比较劣质,施工单位应及时追责,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3设立相关的监管平台

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及危险性,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预测其发生时间,所以在前期设立预警系统时,就要考虑施工现场、当地天气、地形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合以往经验建立科学的监管平台,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之后工作做好铺垫。在监管过程中,既要对施工现场的各区域进行安全排查,同时要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发挥其预警系统的最大效果。

2.4加大在安全管理中的投入

对施工单位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投入,明确安全事故可能给自身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在安全管理中主动投入,考虑到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在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保证投入的针对性。安全管理中,施工单位要加强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在保证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引进足量的质量达标的安全防护设备,严格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的行为,在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安全标志设置,优化施工现场的环境,从源头上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安全管理中要完善相应的物防措施,需要施工单位将安全防护设备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当成一项硬性指标来完成。

2.5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

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会造成严重的生命损失外,还会给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注重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强化对现场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配备足量现场管理人员,以便全方位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展预警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严格落实监控手段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在整合现场相关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施工单位还需要善于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监控平台,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信息,及时预警方便及时应对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遏制在源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期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而做好安全预警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加强人员流动管理水平、提高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做好物防措施以及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响应处置效率四个方面,全面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治理,反思以往事故案例教训,从人、物、技三方面保障,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合理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李鑫鑫.建筑安全事故与时间关系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1):209-211.

[2]李成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35):143.

[3]高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2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