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提升铁路应急能力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提升铁路应急能力的思考

李莉洁

铁道党校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国内外安全形势和公众安全需求应运而生,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分析新形势下铁路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提出提升铁路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路径,为推动铁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字:国家安全、铁路、应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国家结构形式和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信仰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深海、太空等新活动空间的争夺,科技资源之间的封锁抢占,都是威胁国家安全的潜在因素。为应对新的国家安全形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于2013年成立。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次被提出。2015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1]-[4]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重要部署,标注出新时代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前行坐标、努力方向。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铁路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面对着前所未有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安全环境,比如国外,全球地缘冲突热点不断,多重安全风险交织,大国权力竞争回潮,矛盾交锋更趋尖锐;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史无前例的综合性挑战,不仅影响人民健康和国内经济发展,而且波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对外关系等等方方面面。比如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铁路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关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随着社会对铁路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向往,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是铁路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声誉。铁路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严峻复杂,应急处置不当可能催生政治安全风险,影响国家安全。铁路应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安全稳定环境。

1.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铁路应急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就是要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实现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密度加大,设备质量、工作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呈指数级上升;随着铁路运营场景越来越丰富、新技术新装备不断迭代更新、生产维修组织变革逐步深化,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风险层出不穷。如何在此复杂多变情况下有效应对铁路各类突发事件,对于铁路应急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对铁路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是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的基本要求[5]。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机理来看,呈现出自然和人为致灾因素相互联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在新形势下担负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任,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担着重大责任。但随着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和高铁运营周期的不断延长。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外部和内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隐患复杂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许多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和非常规性增强,这些都是铁路应急管理的新问题、新风险、新矛盾。铁路如何在常态化应急工作中应对各类非常规突发事件,对于铁路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提升铁路应急能力的实践路径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分析梳理铁路安全上的灰犀牛黑天鹅问题,千方百计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牢牢守住铁路安全生命线。

2.始终坚持党对铁路应急工作绝对领导的信念不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铁路应急工作要突出政治建设,铁路各级应急管理队伍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必须坚持思想建党政治建队,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成为坚持听从党指挥的人民铁路应急队伍。要综合统筹谋划铁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各类灾害事故的风险因素,又要密切关注影响全局性的重大安全风险;既要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又要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协助处置工作。

3.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不变

铁路应当积极推进铁路应急管理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深度应用,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充分发现科技保安全的作用,推进铁路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高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等能力,打造智慧型铁路应急管理体系。

4.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行动不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向好态势,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公共安全体系日益健全,正是得益于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深入践行。安全第一是做好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安全第一贯穿于铁路各项工作始终;预防为主是做好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路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既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推动关口前移,又要坚守安全红线、建立常抓严管长效机制,更要把时刻准备着作为铁路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要义阐释[J]. 政治与法律. 2021,(10)66-67

[2]陈向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中国和全球安全的强大理论武器[J].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03):89-97.

[3]王宏伟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系统性风险及其治理 [J]. 现代国际关系,2017(11):50-57.

[4]刘跃进.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J].行政论坛,2018,2504):11-17

[5]邬超,殷亚硕.总体国家安全观五个统筹理念的历史演变、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1,23(04):37-43.

作者简介:李莉洁(1985.5-),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铁道党校副教授,博士学历,研究方向:铁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