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PDCA循环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蒙芸1 ,杨悦2

  1. 陕西燃气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2. 2.陕西城市燃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PDCA循环可以改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作出前瞻性规划。PDCA循环在施工企业中的推广,将会使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PDCA循环;分析

1  PDCA循环的内涵及特征

PDCA循环是一种以现代特点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式,它强调了各主体之间的配合,要求各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协作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征:

(1)完善的循环往复特性。一方面, 一个PDCA循环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将会自动转入下一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另一方面,在完成了目前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之后,经理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周期目标,从而形成基于成果的持续提升模型。

(2)环环相扣的协同机制。PDCA循环管理模型包含了大量的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因此在正式执行时,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都有相应的周期管理指标,在整个工程的安全工作中相互协调、约束、共同推进,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环环相扣的管理机制。

(3)稳步的螺旋式上升目标。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非简单地重复同一目标,而是通过循环的方式,使其管理效率得到持续提高。当一个管理周期达到了一个阶段,管理人员就会根据这个目标来设定更高的周期,并进入下一个周期,并在这个周期中逐步实现稳定的螺旋式上升成果。

1

图1:PDCA循环原理图

2 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分析

2.1 安全决策阶段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在企业的决策阶段,应用 PDCA循环可以使其工作目标更为清晰。决策单位应针对当前的发展状况,设定安全管理目标,并在管理目标中引入新的安全管理要素,以反映其与时俱进的特点。针对施工安全问题制定的各种管理方案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会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不同的工作周期,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必须依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而进行全面的调研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因此,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特别是要对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工作指标进行量化。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各种指标往往都是从“质”的角度来评价工作的绩效,这就造成了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新的经营环境下,管理人员要重视定量指标的配比,扩大量化指标的适用范围,克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任意性;其次,根据已制订的安全措施进行科学的规划,归纳和整合所涉及到的信息,考察各个环节的需求是否与企业的实际资源相匹配,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要明确工作原则,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制订科学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确保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家法规、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这对于确保决策阶段的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阶段,所制定的各种工作都要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管理人员必须在充分掌握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富有内在逻辑的管理方案,以使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能力,以及改善施工项目的整体安全。安全措施的规范化是实施安全规划的重要环节,各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在实施主体的认知水平、执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施主体的现实情况和项目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落实,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计划实施阶段

制定了项目的安全管理方案后,项目管理单位要与项目的实施单位进行沟通与交接,使项目的实施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划实施阶段,施工单位内部各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方案时所起的作用,并使之能够有序地进行。通过高效的协作,达到公司的管理目标。在计划实施阶段,执行主体对其所负责的安全管理环节比较熟悉,但是在具体实施方案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差异,会影响到项目的执行效果。比如,一些实施机构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对新的安全管理计划的新要素和新要求没有重视。僵化的思想很容易使执行主体仍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从而使其工作能力不能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不断提升。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时,管理机构要清楚地了解新的内容和要素。当安全管理方法发生改变时,管理人员也要采取各种方法,以突出新的管理特点,把新的安全管理思想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面对不同的执行者,管理者要让他们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各个环节发生的新变化,并在实施过程中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广泛应用新工具、新方式,落实各项安全管理举措,提高执行环节各项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3效果检查阶段

在 PDCA循环模型的使用中,效果检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管理人员要对此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进行整改,这样才能使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在过去的工程效果检验阶段,监理单位往往是依据施工单位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检验。施工单位由于对工程造价等方面的考核,往往比实际的安全管理情况要好。这就意味着,检测的结果丧失了真实性和反馈的价值,不能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反映,也不能为今后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为了克服检验结果的不客观性,必须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调查。第三方机构应具备很强的独立性,能够排除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出科学、客观的检验结论,督促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保安工作效率。在制订安全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时,要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协作,扩大对安全管理成效的评估指标,使评估结果更加全面,同时也为消除安全隐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把安全规划的实施程度、使用安全工具的程度、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等因素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评估体系中,从多个方面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完成检查后,管理单位要制定规范、明确的检查报告,运用各种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发挥检查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使 PDCA循环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2.4汇总总结阶段

汇总总结阶段是 PDCA循环第一个周期的最终阶段。通过对项目的总结,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全面评价项目的管理效果。安全管理机构应依据其工作目标,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如:定期评价,检查其日常运行情况;开展年度考核,从宏观层面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进行总结,并对明年的安全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在总结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以增强结果的可视化,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其它主体,从而为今后的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3 结语

根据目前国内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采用 PDCA循环进行施工管理已是大势所趋。PDCA循环可以根据工程建设中的科学规律,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运用优势,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PDCA循环仍有许多不科学和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能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 PDCA循环的适应性,使 PDCA循环的推广应用本土化,改善 PDCA循环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平平.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J]. 决策探索(中),2020,(04):9.

[2]崔保龙. 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分析[J]. 四川水泥,2019,(06):171.

[3]徐洋洋. 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33):176-177.

[4]王晓丹. 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PDCA循环管理应用[J]. 安徽建筑,2016,23(04):303-304.